从陆地走向长江
要经过湖泊和河流
这些就是湿地
也是一江清水的重要屏障
(京港澳高速穿越斧头湖)
一份重量级联名提案
第一提案人——杨松。现任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环保督察组长。原湖北省政协主席。
后面跟着的名字有:
张连珍 现任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原江苏省政协主席。
杨多良 现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原安徽省政协主席。
黄跃金 现任江西省政协主席。
李微微 现任湖南省政协主席。
郭跃进 现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
共计22位住五省全国政协委员,在这份《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与修复的建议》的提案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签名。
委员们呼吁什么?
► 加快制定出台有关湿地保护与修复的法律和政策。建议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出台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规划,出台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产权确权、湿地资源有偿使用等政策,制定湿地用途管制、征占用湿地行政许可、湿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将湿地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穆可发
住皖全国政协委员
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事关几个省共同的事情,所以它必须有一个机制,要有一个法律支撑。让大家都为长江经济带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共同去做,共同去努力。
潘碧灵
住湘全国政协委员
由于我们两个省共同努力,这个规划已经实施下来了,同时进行一些河湖联动工程。
►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打破“九龙治水”。建议将与湿地保护管理有关的职能由多个部门整合到林业部门,在武汉市设立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统一协调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徐旭东
住鄂全国政协委员
鱼类和动物需要保护,我需要水环境来配合,不仅仅是农业部门解决的了,所以要有体制机制,要有综合协调部门来解决。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制订湿地生态补偿政策,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引导、支持建立长江湿地保护基金。
蒋惠园
住鄂全国政协委员
建立地区间的横向补偿机制,上游通过资金扶持、产业转移、人才培养园区共建,来赔偿他们为生态发展作出的牺牲,这样大家共同来为生态发展作贡献。
►加大退耕还湿力度。制订专项规划,增加资金投入,强化考核问责,逐步扩大湿地面积,强化湿地功能,确保长江流域生态安全。
李长安
住鄂全国政协委员
神农架林区以整个林区作为行政单位将整个林区很好地保护起来了 。我的建议是涉及到梁子湖流域范围的,专门成立一个机构,就成立梁子湖生态特区。
湖北省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数量居中部第一,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居全国第三。最新统计显示,我省现有天然湖泊732个,人工水库1万多座。去年,我省遭遇“98+”洪涝灾害,大量的水库类人工湿地的调蓄功不可没。
因此,委员们建议时刻绷紧生态的红线,倒逼沿江发展在改革创新和转换新动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后产能上做“减法”,实现绿色生活方式转型;通过湿地植被恢复、土地整理、栖息地修复、生态补水等措施,让湿地疗伤康复、焕发青春。
“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
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摆在压倒性位置,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责任编辑 骆璟)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