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Manus开放注册

四川甘孜州白玉县发生3.9级地震

拒服兵役,刘某被除名,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航行警告!渤海部分海域执行军事任务 禁止驶入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Manus开放注册

湖北十堰茅箭:马家河村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原创 2023-10-13 10:20  

“山上森林茂密,路边郁郁葱葱,林中鸟语花香,脚下涓涓细流,小户人家花满地,清风拂面沁心扉……”这片景色静谧恬美仿若世外桃源之地就是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马家河村。

近年来,马家河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积极探索“两山理论”转化之路,以绿色为底色,融合林业、农业、旅游,打造绿色生态旅游特色品牌,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区街村联动,党建引领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马家河村位于茅箭区南部山区,西依赛武当旅游景区,辖区面积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离城区仅4公里,车程5分钟,交通便利,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立足城郊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马家河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十堰市委提出的“绿色生态示范区”发展思路,在区委、街道党工委指导下,结合村情,探索出一条以旅促农、农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让更多的返乡青年,在家乡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在十堰市委组织部的号召下、在茅箭区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以来,马家河村大力宣传能人返乡、大学生留堰返堰等一揽子政策,同时街道党工委将政策向南部山区倾斜、项目向南部山区倾斜、资金向南部山区倾斜,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咬定青山不放松。

△马家河村年货节

采取支部带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党建+”工作模式,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力和凝聚力,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龙头企业、市场主体,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林业专业合作社。开展村企合作,整合山坡地建设秦巴生态植物园,打造“赏花经济”,推动“城郊游”。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到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来,引导村民自觉参与支持产业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成绿色生态发展产业链,切实让党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

深化产学研,药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按上“快捷键”

“每年一到要除草季,很多农民就会到龙王寨珍稀中药材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务工挣钱,一年收入达两万元。”马家河村六组组长刘金虎说,挣钱顾家两不误,比到外地打工强!

△马家河村民在龙王寨珍稀中药材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除草

马家河村山高坡陡,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农业经济收入微薄。一个偶然的机会,土生土长的马家河村民孙良学发现,马家河村大山里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还在大山里面发现了一种濒危野生中药材——七叶一枝花,七叶一枝花是一种功效出色的药用植物,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之一,药效主要是消炎、抗肿瘤、解毒、止血等,是神农四宝之一。近年来由于野生花量锐减,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在区、街办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村委会多方筹措资金投资200万元扶持马家河村6组龙王寨建设珍稀中草药繁育基地,同时与湖北医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为“七叶一枝花”提供坚实的技术指导,引进人才资源、科研资源、教学资源等助力乡村振兴。从基源鉴定、成分检测、品种选择、种子种苗培育、选址、环境条件控制、水肥控制、田间管护、病虫害防控、采收初加工、保证储存、深加工等方面,建立产学研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目前,已建造中药材种植实地培训楼280㎡、育苗大棚2600㎡、有机肥料发酵池1个,硬化公路3公里,农民合作社种植“七叶一枝花”500亩。与湖北医药大学联动,完善中药材教研、生产、加工设施等,促进“七叶一枝花”等名贵中药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2017年龙王寨中药材“七叶一枝花”成为国家地标注册产品。

谋定新方向,精准定位画好产业发展“全局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脱贫摘帽后,茅箭区坚持政策不断档、衔接不留白,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产业先行,整合项目资金,构建“南部富美”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马家河村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把美化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着力点,以林为主、林地结合、路渠配套、综合开发、注重生态效益发展林业经济的思路。共流转荒山林地31000亩,实施林相改造1600亩,退化林修复1800亩,人工林改造2000亩,栽种雪桃、琵琶、山楂、海棠、红豆杉等各种果树,打造了春有花、秋有果,山林繁茂、林下葱郁,四季花香鸟语的绿色生态发展名片。

△秦巴生态植物园梅花绽放香满园

全面建成占地8000亩3A级秦巴植物园风景区,修建生态产业道路37公里。2018年3月开园以来,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营业收入2000余万元。项目运营带动马家河300余村民(其中贫困人口102人)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近4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达到100余万元,由以前的“空壳村”变成旅游致富村。

乡村好风光,青山化金山。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马家河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荒山变景区,以旅游促发展,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在青山绿水上绽放出绚丽的“希望之花”。


来源:逐浪新闻(楚天交通广播)融媒体记者 杨均

通讯员:王文童 任紫薇 况蓉 徐魏娥 傅伟婷

编审:刘波涛

监制:徐曼


责任编辑 杨均
小贴士
2步分享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分享给指定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相关阅读

进入长江云新闻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评论
打开长江云新闻看更多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https://img.cjyun.org/a/10008/202310/49abf5b49f775b509536059b08935de4.png
{"appId":"wxcccd4eaac7d51769","nonceStr":"1SIqpgYe4eJUDd11","timestamp":1747139153,"signature":"05eda3d6acb00e1b49647ca2b6d554d7468d4f7c","link":"https:\/\/m.hbtv.com.cn\/p\/2929561.html","desc":"","title":"\u6e56\u5317\u5341\u5830\u8305\u7bad\uff1a\u9a6c\u5bb6\u6cb3\u6751\u519c\u65c5\u878d\u5408\u52a9\u529b\u4e61\u6751\u632f\u5174\u8dd1\u51fa\u201c\u52a0\u901f\u5ea6\u201d","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008\/202305\/2336336c2f3e0f3d6d36e40d2246c7b6.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