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商深夜“填井”,多年地震监测数据毁于一旦;道路施工,导致地下流体观测点的温泉断流……近年来,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屡被干扰,影响到地震监测数据的采集。尽管相关法规已相对完善细致,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保护监测设施和环境还缺乏有效手段。
这正是:
监测频受扰,
设施难自保。
事后多责难,
管护当趁早。
曹一图吕岩文
屡遭不测
5版 评论 人民日报2017-08-23
房地产开发商深夜“填井”,多年地震监测数据毁于一旦;道路施工,导致地下流体观测点的温泉断流……近年来,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屡被干扰,影响到地震监测数据的采集。尽管相关法规已相对完善细致,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保护监测设施和环境还缺乏有效手段。
这正是:
监测频受扰,
设施难自保。
事后多责难,
管护当趁早。
曹一图吕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