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报道 能够运输导弹的车辆,必须有强大的负重性能,还要有极好的稳定性和应对恶劣行车条件的能力,所以,一辆导弹运输车上会集结大量顶级技术。就比如我手边这台模型,它就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导弹运输车——湖北孝感造。现在,它身上一些原来只限于军方使用的顶级技术,被转化运用到民用车辆上,开启一个新的蓝海市场。
这台车,叫作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它是运输界里的大力士,240吨对于它来说不在话下。更厉害的是,还可以自由组合。
这辆车,可以用来在陆地上移动、运输大型船舶、飞机。它就是位于孝感的万山公司,从自己研发制造的导弹运输车上的关键技术改装而来。比如这个液压悬架。
军工技术先进、稳定,一旦运用到民用领域,市场立即就打开了。马上,9台这样的运输车就要交付武船了。在万山,还有上百种导弹车、火箭装备车上的军工专利技术,正响应国家军民融合战略,被装配到民用车辆上。这样的转化,还发生在扎根孝感的37家军工企业里。为了帮助更多军工技术走出围墙、开辟市场,孝感搭建起军民融合企业技术数据库和产品数据库。
离军工企业万峰科技公司不到一公里距离的米婆婆生物科技公司,就通过这个平台用上了万峰的全自动机器人生产线。这条生产线,运用了军工领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整条生产线上布满了红外探头,可以及时监控预警,工作效率提升3倍。
现在,在孝感,军工企业运用军工技术制造的码垛机器人、抓取机器人和封装机器人,正在帮助当地的食品、粮油、化工产业提升效率和优质率。
五年来,为了鼓励军民融合发挥更大市场效应,孝感拿出真金白银奖励军转民、民参军;对完成军用民用技术相互融合的企业,按照缴纳所得税80%的金额连续奖励三年;孝感还整合37家军工企业、5家民参军企业的资源优势,对接武汉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和武汉船舶制造产业。这五年,孝感军民融合产业实现总产值达到750亿元。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徐嵬毅 毛捷 责任编辑 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