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报道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支持武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方面建设,坚持人才优先,推动招才引智。武汉,正通过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用最大的诚意,激发创新创业的激情。
这是半个多月前刚刚上线的一款专门向外国人推介武汉的“汉世网”APP。“汉世网”的发起人,是武汉大学的留学生Chingiz。上线不到半个月,注册用户就突破五万。现在,Chingiz已经计划在武汉再招聘100名员工。
其实,就在半年前,Chingiz心目中创业的起点并非武汉,而是留学生更多的北上广。就在他摇摆不定的时候,武汉市出台留住百万大学生政策,像他这样的大学生团队创业,不仅可以获得免费的办公场地、税费减免、连住房都可以无偿提供。Chingiz和伙伴们算了一笔账:在武汉的创业成本,比在北上广平均要少70%。而在Chingiz办公的珞珈创谷,80%都是和他一样慕名而来的外地创业者。
吸引百万大学生留汉,好消息还不止这些。就业难,武汉一次性拿出9000多个实习岗位积攒经验值;住房贵,武汉一口气拿出3千多套人才公寓,地段好、租金低;创业成本高,武汉市14个区提供了4966个办公场所,免费使用。4月,成立招才局;6月,出台百万大学生留汉细则;7月,正式发布“三个一批”政策,大学生留汉落户、人才公寓、工位申报,全线开放。三个月,平均每月一项重磅政策。今年1到7月,共吸引8.4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是去年同期的2.3倍。
有政策,还要能落实。为此,武汉各区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并明确责任清单。
吸引高端优秀人才扎根,除了优惠政策,最根本还需要有潜力的产业支撑。7月份刚刚落户武汉的六博光电,是一家从事空间光通讯传输的企业,曾主导研发“天宫二号”通讯系统。这样一个在行业处于绝对领先的团队,看中的正是武汉在光电领域的产业优势。
艾勇董事长的信心,源于近年来武汉持续升级的产业优势。代表国家“一芯两屏”最高竞争力的长江存储、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相继入驻;生命健康产业进入加速期;卷皮、盛天等一批独角兽企业竞相成长……。上半年,雷军四次考察武汉,将小米总部落户光谷;马云带领10余位中国行业领军人物,计划在武汉打造无现金城市;泰康人寿互联网总部即将落户武汉……这些行业巨头纷纷看好武汉,并领军创新创业。
未来三年,武汉还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15个“创谷”。每个创谷,由各自领域的领袖企业坐镇“谷主”,集聚创新要素,为新创团队提供软硬件服务。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谢珍 陈凛 责任编辑 谢宝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