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去年底,湖北在全国率先出台首份支持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就是大力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前瞻性举措。开春以来,湖北农业微生物相关产业项目与科研成果同步发力,取得突破性进展。
记者 乐城:在我身旁是一套酵母蛋白的小试装置,它可以看作是60公里外正在建设的安琪白洋生物科技园酵母蛋白生产线的“微缩版”,与时间赛跑,实验与项目建设正同步发力,预计今年7月新生产线投产后,安琪将新增1.1万吨酵母产能。
酵母,是一种微生物;蛋白质,是身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从酵母中提取的蛋白质,是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之外的“第三种蛋白”,它不需要种植和养殖,不用消耗大量耕地和水资源,实现了“向微生物要蛋白”。如今,它已被列入我国新食品原料目录,也是我国微生物领域第一个获批的蛋白原料,未来市场空间达4000亿元。
安琪酵母蛋白质营养与调味技术中心副总经理 李库:目前我们酵母蛋白研发水平全球领先,正在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争开发更高含量的酵母蛋白,我们有信心加快抢占酵母蛋白市场。
看不见、摸不着的小小微生物,却有着“无中生有”的大本领。目前,湖北处于全国第一梯队的农业微生物产业地位,总产值已达240亿元。为了在这条新赛道上加速奔跑,从今年起到2027年,湖北将每年安排5000万元,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姜道宏:从源头上找到好的微生物资源,要去做原始创新 ,然后使它产业化,扶持一两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微生物相关企业,来支撑农业微生物产业的发展。
眼下,微生物赛道上的好消息也不断涌现,比如: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真菌病毒介导的“植物疫苗”技术,第一版产品正在启动国家农业微生物农药登记程序,第二版技术成果也正在推进。这款“植物疫苗”可以化敌为友,将影响作物生长的有害病原物,转化成有益微生物,从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 谢甲涛:微生物农药登记的程序,就相当于我们多年实验成果成功落地了,我们是从小试,已经突破了中试,我们做5吨的发酵量没有任何问题。
还有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历时15年攻关的“生物杀线剂”,创制出3种针对多种作物不同生育期特点的线虫病防控制剂产品。
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晓艳:顺利的话,可能两年之后就可以拿到农药登记证,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大面积开始推广,而且它是一个纯微生物制剂,没有复配任何的化学东西,有了这些新产品,对于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未来,湖北还将设立10亿元规模的省级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子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计划到2027年,培育出1至2家产值过百亿元的头部企业、5家产值过十亿元的领军企业、3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建设30个农业微生物产业示范基地,农业微生物产业产值达500亿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洪亚飞 郑莉莉 乐城 张项青 郭裕铭 通讯员 蒋朝常 李陈震 杨李根)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