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长江高端智库对话·2024”论坛于昨天(11月29日)顺利闭幕,期间,在6个分论坛上,来自长江流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在绿色长江分论坛现场,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实现“双碳”目标,展开深入探讨。专家认为,在全国首批7个试点碳市场中,上海、湖北和重庆都位于长江经济带覆盖地区,肩负着率先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庄贵阳:“我们的碳达峰是政策驱动型的碳达峰,是要在发展和保护当中寻求平衡,是没有先例可循的,我们必须要通过一些创新型探索,尤其是建立健全从能耗双控,到碳排放双控转型的新机制。”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逐“绿”前行,还要向“新”而行。在创新长江分论坛上,专家们表示,长江经济带既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也具备相当坚实的工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将传统的“好底子”与发展的“新动能”有机结合,能更有效地开发新质生产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现代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军伟:“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中的新型技术,与优势传统产业当中重要的工业资源,要把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的科教成果有效转化,形成这种创新力量。”
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规模巨大,占全国GDP近半壁江山,同时拥有丰富的科技、金融、人才等资源。不少专家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可以进一步整合彼此优势,搭建更完善的产业链、安全链,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蒋莉莉:“我们贵州有10种优质矿产品,贵州和武汉可以通过资源加科技加产业,共同推进像新能源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这些产业,推动产业链安全链的韧性。”
(长江云新闻记者 胡禹 罗金玉 王俊 曹文超 通讯员 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