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新文学研究创新国际学术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150余名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单位、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代表齐聚武汉桂子山,围绕中国新文学史及史料、理论批评与作家作品和中外文学关系、学术期刊建设与学术研究创新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宏达表示,中文学科是学校最早的学科之一,本次新文学研究创新国际学术论坛的召开,是新文学学界回应时代要求,为新文学研究开创新局面的一次新的理论探讨,期待本次盛会探索出更加广阔、多元的学术创新路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刘勇表示,中国新文学研究创新,要探究它新在何处、为何而新、如何更新。中国新文学代表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现、当代文学的融合已不再是理论层面的问题,而是实质性的、实践性的趋势。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认为,好的历史化研究,应该树立正向和现代的文学观,社会史视野与文学性研究共同构成时代总体性的文学想象与文学价值。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刘云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是学院优势学科之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团体逐步形成了新诗研究、新时期小说研究与文学思潮研究的特色。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泽龙认为,新文学研究应积极拓宽文学史研究视野,突破一元化、二元对立论,坚持新文学开放多元的现代立场。面对人类文明新一轮科学浪潮,文学研究应重构研究主体新的文学知识体系与人文科学价值观。
(长江云新闻记者 吴宝洪 通讯员 党波涛)
责任编辑 陶多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