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造就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一部长江文化史,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大江上下,登大坝、乘江船、访农家……走遍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他强调,“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是长江中游持续千年的文明中心。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台推出特别策划《走读长江文化》,今天播出第一集,去探寻“长江之矶”,感受万古奔流的大江记忆。
记者赵黎黎:“陆游在《入蜀记》中写道,‘凡山临江皆曰矶,篙工并力撑之,乃能上’,此处给出的界定较为宽泛,现在让我们换个角度看看,一面连着江岸,三面环水,凭岸临江,如同屏障,又好似半岛,地势极其险要,这就是矶头,矶头是长江上的自然节点,也是长江中下游特有地貌。”
从湖北宜昌到长江入海口,沿岸矶头有100多座,其中超过一半分布在湖北境内。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矶”的观音矶,就在湖北荆州。它始建于南宋年间,是长江出三峡后的第一个古代人工修筑的矶头,也是目前长江流域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早的矶头之一。从南宋的土矶到如今的石矶,近千年来这里反复修缮,为什么?
长江大学楚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徐文武:“你看这张地图,长江出三峡之后就进入到平原地区,一泻千里到达沮漳河口以下的时候,从西南的方向向沙市的城区冲涌过来,这一块就有一个凹形的河湾,非常大,观音矶宽度有140米,长度有230米,它有足够的体量能够顶承住长江上游蜂拥来的水势,这是它的第一个作用顶承江流,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改变江流流向。”
顶承江流、改变流向是长江矶头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功能,荆江段九曲回肠,且险势横生,矶头的防洪作用尤为重要。在观音矶,一处水痕标记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原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直属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黄厚斌:“淹到这个地方,这上面标的45.22米,有记载以来最高水位。”
记者:“您刚才讲矶头对于高水位起到更大的作用。”
原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直属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黄厚斌:“对对对,相当明显,当时面对1998年洪水的时候,那个平台下游的公园、栈桥都被淹了,没有堤防、没有矶头,就谈不上民生。”
在古代,长江矶头还有更大的作用。沿江而下,我们来到赤壁,看到了这样的长江矶头。
咸宁赤壁三国历史文化某工作室负责人姜洪:“在古代长江更宽,赤壁矶已经深入长江中间了,两岸都是沼泽地,必须要有一个制高点,来瞭望敌情掌握敌军动向,驻扎部队或者给养都要有地方存放,在这发生的赤壁之战,所以它是兵家必争之地、一个要塞。”
作为江东要塞、湖北省南大门,赤壁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史料记载,在长江边发生的近20次古代战役中,城陵矶、采石矶、燕子矶都是当时重要的军事渡口。大江奔流,万古不息。而如今,这些矶头,又有了新故事。
咸宁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导游徐良:“我们每天早上九点都会有一场开园迎宾的表演,会有战马出来让游客会有视觉的冲击,其次会有每个人物的出现,比如说关羽、赵云、周瑜,让游客会有瞬间的代入感。”
这些历史悠久的遗址被打造成了文化景区,仿古的建筑,随处可见的景观小品,让千年矶头成为地方文化的载体。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郑晓云:“大禹是中国自古以来治水的一个重要的人物,也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晴川阁它就建在传说中大禹功成名就的一个著名的地方,叫做禹功矶。”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郑晓云:“这是一幅清代的画。”
记者赵黎黎:“您刚讲到有很多的船会选择在回水湾的地方停靠。”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郑晓云:“画上那么多的船,也有很多的民宅,显示这个地方是繁华的居住区。”
深藏在晴川阁下的禹功矶,是长江治水文化的生动缩影,但因为沉寂在茂密的树林里,找到它并不容易。
记者赵黎黎:“就是这块,一个保留比较完整的地方,其实能看到它这个石头是很大一块。”
其实,在长江中下游120多处有记载的矶头中,被大众知晓的不超过十处,绝大多数都不为人所知。探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矶头被推平,甚至被整体拆除,正面临着自然灾害的破坏和城市化发展的冲击,如何开发、利用好矶头,讲好矶头文化故事,让长江之矶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正成为很多人关注的课题。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郑晓云:“每一个著名的矶头的话都有很多地方的知名的文化人物,或者很多文化事件都融在一块,那么使矶头就此成为文化的一种孵化器,我们试想在长江边,我们有100多个矶头,都饱含着当地的一种丰厚的文化在里边,那么它串起来,就可以成为长江流域闪烁的一串文化的珍珠。”
(长江云新闻记者 赵黎黎 王磊 温少海 章珩 赤壁台 徐勇)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