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孙卓、符建涛被拐案一审宣判

严打盗墓倒卖,1.3万余件文物已追缴!

航天员向少先队员发出探索星辰大海约定

划重点!应届生求职避坑指南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两大机场,致其瘫痪

共话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第九届“全球治理·东湖论坛”在汉召开

长江云新闻   2023-11-19 20:27  

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国家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第九届“全球治理·东湖论坛”11月18-1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金鑫,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爱国,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李琼,英国社会科学学院院士、华威大学社会学系奥古斯特·孔德,社会认识论讲席教授史蒂夫·富勒(Steve Fuller),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主持。

尤政校长向各位参会的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对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愿。他指出,华中科技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非常重视智库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在资政启民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发展成就,本次会议聚焦文明互鉴这一全球治理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期待能够产出高质量的会议成果。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文明发展进程遭遇危机,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人类文明将会走向何方”成为了亟待回答的重要现实问题,而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借鉴能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碰撞为走出当前时代困境、回答全球治理之问贡献重要的智慧。在此背景下召开的“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论坛设置了三场主旨报告和一场青年论坛,同时还召开了“国际社会认识论研究联盟(筹)”筹备工作会议。来自中国、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瑞士、加拿大、德国、印度、荷兰、葡萄牙、英国,共11个国家,国内外42位著名专家和17名青年学者在大会发言。

在18日上午举行的“主旨报告一”中,中共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一级教授韩庆祥,英国社会科学学院院士、华威大学社会学系奥古斯特·孔德,社会认识论讲席教授史蒂夫·富勒(Steve Fuller),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王逸舟,莫斯科大学全球化进程系教授、“全球化时代”杂志主编亚历山大·N·丘马科夫(Alexander N. Chumakov),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学院二级教授欧阳康,华侨大学副校长、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兼)、教授林宏宇,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法学院与经济学院教授斯特凡·E.魏斯哈尔(Stefan E. Weishaar),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王文,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教授刘鸿武9位学者围绕文明的重大概念辨析、国家治理理论的理论拓展、文明互鉴与全球善治的辩证关系、碳定价在全球文明互鉴中的重要意义、地区文明互鉴对于全球治理的重要意义等话题进行了发言。“主旨报告一”设上下两个半场,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杜志章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董慧教授主持。

在18日下午进行的“主旨报告二”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于洪君,马来西亚下议院前副议长、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蓝迪国际智库秘书长马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刘森林,云南大学二级教授、《思想战线》主编蒋红,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虞崇胜,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叶桂平,澳门大学全球与公共事务研究所副主任、副教授利天佑(Francisco Jose Bernardino da Silva Leandro),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志章,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丽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王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社科处副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国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董慧14位学者围绕文明差异的影响、全球治理的复杂性问题、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定位与贡献、文明互鉴的概念框架、文明互鉴的实践案例等论题进行了发言。“主旨报告二”分为了上下两个半场,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吴兰丽,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孙永平主持。

“主旨报告三”是“文明互鉴与社会认识论”英文专场发言。英国社会科学学院院士、华威大学社会学系奥格斯特·孔德社会认识论讲席教授史蒂夫·富勒(Steve Fuller),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张亮,德里大学基洛里马尔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卢品德·奥布罗伊(Roopinder Oberoi),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潘斌,加拿大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威廉·斯威特(William Sweet),南京师范大学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吴静,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讲师埃里克·克尔(Eric Kerr),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特聘教授王琳,加拿大韦仕敦大学信息与媒体研究学院副教授马特·斯特尔(Matt Stahl),英国基尔大学社会政治全球研究学院社会学评论博后研究员胡正栋,不来梅大学不来梅国际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克里斯蒂安·彼得斯(Christian Peters),全球伦理网主席司徒博(Christoph Stuckelberger),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副教授罗栋13位学者围绕社会认识论视域下的认识论元问题、文明互鉴、社会治理、数字智能、气候环境、文化交往等论题进行了发言。“主旨报告三”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哲学学院教授吴畏主持。

青年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惠利、冯传禄主持,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莫斯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济宁学院的包括博士研究生在内的17位青年学者参与发言。

本次论坛嘉宾发言紧紧围绕“文明互鉴和全球治理”这一核心论题,集思广益贡献理论和实践智慧,从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基础、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愿景、文明互鉴的逻辑构建、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实践的辩证关系、文明交流互鉴与全球治理问题等角度出发,积极献言,呈现了一场丰盛的思想交流盛筵。此外,本次会议还积极探讨了社会认识论当代视域下的“文明互鉴”问题,深化了本次论坛论题的哲学意蕴。

来自国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澳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济宁学院、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以及来自国际的英国社会科学学院、莫斯科大学、格罗宁根大学、不来梅大学、德里大学、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韦仕敦大学、基尔大学、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全球伦理网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线上线下5000余人参加了论坛。

(长江云新闻 记者 夏金 通讯员 董慧 张宸晟)

进入长江云新闻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 江湖寻“鲜”地图丨这里的蔬菜很“恋家”
  • “你这一个问题里有好多个问题!“全红婵回应世锦赛选拔赛获亚军
  • 湖北电动汽车充电分时电价执行首日 超4000户车主提交申请
  • 事关收入!2024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
  • 关于儿童就医,国家卫健委最新通知
评论
打开长江云新闻看更多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

https://img.cjyun.org/a/10008/202311/c4f87b701e165ad92740a7dfb1c60d6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