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推进‘链长+链主+链创’机制,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介绍,去年,我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约516亿元,同比增长32.6%,位居中部六省第一。近日发布的《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显示,湖北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链全链条贯通、全过程融合、全要素参与,力争到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人工智能总体技术与产业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为此,我省将紧盯拓链补链强链关键环节,重点实施技术攻关夯基、智能产品升级、产业集聚培育等五大行动。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俊表示:“以突破人工智能基础机理、模型和算法瓶颈为重点,布局开展人工智能前沿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着力开发智能软件、数控产品、智能芯片和传感器等七大智能产品,加快布局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试点,打造人工智能特色示范园区。”
“2022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约516亿元,同比增长32.6%,在中部六省中位居第一。”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晓华介绍,下一步,将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突出人工智能这个关键变量,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链主+链创”融合工作机制,以制造业为重点,扎实推进技术攻关夯基、智能产品升级、产业集聚培育、示范应用赋能、产业生态创新五大行动,努力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作为湖北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链主企业、链创机构,发布会上,芯擎科技、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分别介绍了各自未来三年创新突破的关键领域和发展重点。
国内汽车智能化芯片头部企业芯擎科技现已成功量产国内首款7nm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龙鹰一号,实现了国产高端汽车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公司总经理汪子元:“预计明年初,我们将推出对标国际最先进产品的高阶自动驾驶芯片AD1000,AI算力将达到256TOPS,将填补这个算力等级的国产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的空白,并将有力支持车企舱驾一体的技术架构趋势,同时,芯擎正在布局下一代智能座舱芯片、下一代智驾芯片、高阶网关芯片。”
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金桥介绍,作为湖北人工智能产业链“链创”平台,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将遵循“立足武汉、辐射中部、服务全国”的发展方针,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轮驱动,着力建设“紫东太初”大模型开放服务平台,与“链主”企业一同推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千行百业,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相融合,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紫东太初”大模型创新引领作用。准确把握国内外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开展全栈国产化多模态大模型的攻关工作。
记者:刘宁
通讯员:刘嘉楠 刘婕
编辑:张丽
审核:齐鸣 刘晓蕾 胡梦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