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神农架林区,如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来看本台记者对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的专访。
记者赵黎黎:“你听,这就是原始森林的声音,刚刚一分钟内我就听到了十几种不同的声音,他们是谁,这些声音又是从哪里发出来的?这片秘境森林里,藏着多少秘密?让我们一起向云端找答案。
这里不是花果山,却有美猴王家族的快乐老家。因为它们在这里,是这样生活的:
这片森林里,你想不到的还有太多。
这里是世界生物活化石的聚集地,是濒危动、植物避难所,有着野生动物5000多种。如今,这片原始森林,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记者赵黎黎:“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很多神奇的精灵,他们有着神奇的功能和神秘的故事。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一股神秘感油然而生。那为了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今天我们也邀请到了一位特别的科普导游。这是我们神农架林区的党委书记,冯伟书记,冯书记您好。”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你看,在3253平方公里的神农架这片土地上,亿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当时造山运动之后,也就造就了神农架这片湿地。”
记者赵黎黎:“那我们是否还能在这里找到亿万年前的生物?”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肯定可以找到。”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泥炭藓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的固水功能,怎么神奇,当我们这里涨水的时候,它就吸水,干旱的时候,它就是放水,而且这我们这个水是堵河的源头,流向了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的水源涵养地,我们称它为我们神农架大九湖的小‘藓’肉,我们做个实验 。”
记者赵黎黎:“吸完了,现在把它挤干,看它的叶片比我们的小指甲盖十分之一还要小,但挤出了一把水。”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它可以吸纳它体重25倍的水量。”
记者赵黎黎:“刚塞进去已经立刻把全部的水都吸附了,太快了。”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你看,基本上已经吸光了。大九湖为什么是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就是泥炭藓沼泽湿地。”
游客:“它吸水是吧?”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前面有介绍,可以扫码看一看。”
游客:“别的地方可以种吗?”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没有,在中纬度地区只有神农架大九湖有。”
游客:“支流往下流不知道流到哪里去了?”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它是落水孔,通过喀斯特地貌最后流向堵河的源头,大家来看看,看风光也可以,但是真正的核心价值在它的湿地。”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昨天游客有2000多人,有没有,高峰达到8000人。”
记者赵黎黎:“像您说的如果游客量达到8000到10000人。”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我们这个地方就不准进了,生态保护的需要。”
“保护”这两个字,几乎刻在了每一个人神农架林区人的心里。为了保护这片湿地,1400多名大九湖村民整体搬迁到20公里外的坪阡古镇。为了适应生态承载量,神农架出台游客限流措施,分别对每个景区日接待游客量给予数量限制。在一系列严格保护下,神农架林区生物多样性达到81.18%,这是什么概念?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我们以不到0.03%的国土面积,拥有12.5%的全国维管束植物,是什么概念,我们几乎囊括了北至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部,日本中部,西至喜马拉雅,这个范围代表性的植物是全世界14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物种基因库。”
为了保护这个天然的物种基因库,神农架专门绘制了一张特别的地图。
记者赵黎黎:“在规划当中我们有看到一张很特别的一张图,上面其实有绘制了有五种不同的颜色。”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我们依据保护强度的不同,把我们全域划分为三类五档,第一类就是把具有世界级品牌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生物圈保护区和大九湖国际重要湿地,以及周边的一些需要严格保护的地区,划分为世界级资源保护地。第二类是我们把神农架风景名胜区,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叫一般自然保护地,其余的1730多平方公里,作为生态管控区,根据人为活动和建设活动的强度,我们又把世界级资源保护地划分为三档,这五档里面,我们分别明确了正负面清单,立下了一些铁规矩,这个图一看,哪些地方能干什么,哪些地方不能干什么,一目了然,如果我们不加区分,一刀切,那是不精准的,也是不科学的。我们在保护的前提下,也要推进我们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我们有近8万的原住民,我们也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一个还是要跟区域统筹协调,通过交通的联动,把我们跟周边联系起来;第二个是要加强我们林区的区内的统筹协调,对传统的景区进行提档升级,要开发我们东部的一些旅游景点,把游客逐步向东北进行疏散,这样就实现我们全区的出入平衡,不能简单的靠人流来拉动,还是要靠品质来推动。”
如今,神农架林区致力于推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超过半数农民捧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靠山。现在的老百姓生活得咋样了?冯书记把我带到了大九湖坪阡古镇。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当时你的什么土地?山林、宅基地都给你收了。”
老板:“对,全部都收了。”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然后一次性补偿当时给了多少钱?”
老板:“当时补了180多万。”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180多万,那你盖这个房子那是远远不够。”
老板:“不够的,盖这个房子四五百万,贷了一些款。”
老板:“以住宿为主,全是实木装修的,我们自己设计的,请的木工。”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这个木头也就体现了神农架的特色,神农架是林区嘛,你像他这里条件好一点的,品质高一点的,到旺季的时候住的人就还是多一些,我们想以她这种精品民宿,来引领我们整个坪阡古镇民宿的提档升级。”
老板:“我们搬迁下来了以后,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的生意一年比一年都好。”
记者赵黎黎:“而且在这个调研过程当中,其实也收集了一些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那我们今天这收集的问题,我们大概会多久会给到他们一个第一时间的答复?”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每年旅游旺季的时候,我都会走访一下我们这些民宿,也是搜集一下他们的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对政府的一些建议,最终检验我们的旅游发展得好不好,是靠游客的满意度,检验的我们的生态保护的好不好,移民搬迁政策好不好就靠我们的广大的移民群众来检验,我们也期待我们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征 杨岚 李潇 赵黎黎 王磊 郭裕铭 袁汝成 责任编辑 严泉泉)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