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时珍实验室成立后,将怎样用好湖北的中医药资源,推进湖北中医药产业发展?本台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时珍实验室主任王琦。
王琦院士认为, 湖北时珍实验室的成立,在湖北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最关键的,是实验室作为一个平台,可以实现多种资源的结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时珍实验室主任王琦:“它将会实现原创思维和现代科学研究相结合,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成果转化相结合,实现本土资源和多边关系的结合,也就是省内省外的集合。它也是我们产业的一个发展的重要的一个契机,我们有很大的一个药物的资源,提高它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一定能够产生一个很大的经济支撑。”
湖北时珍实验室作为一个“创新、团队、资本、产业”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王琦院士为其谋划了四种科研组织模式,在基础研究、集成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提升实验室在资源整合、项目人才引进等方面的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时珍实验室主任王琦:“实验室一定要有社会功能,我们要做好这件事情,就要解决体制机制的问题。那些超越我们的人或者有贡献的人,我们都大胆地把它引进过来,强化我们自己队伍。把多学科进行交叉,同时让我们的时珍文化成为我们重要的传播力量。”
湖北时珍实验室是以中医药产业化为目的,在王琦院士看来,这需要重点解决三大方面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时珍实验室主任王琦:“第一个问题是科技的解读,实验室就要讲清楚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你没有说明白你这个东西的机理机制是什么,所以大家的共识就不能够形成。第二个问题标准化,有了标准化才能够把你提升到一个水平,第三个问题要解决智能化、工艺化的水平。”
(长江云新闻记者 裴蕾 刘雅婷 陈芳芳 罗浩洋 责任编辑 徐珊珊)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