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对外出口的“新三样”产品中,锂离子电池的出口额同比增长30.7%,持续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湖北的锂离子电池如何跑出加速度,我们来到生产线上寻找答案。
在荆门这家新能源电池企业,为欧洲市场定制生产的锂电池产品正在加速生产。今年,他们的海外订单稳步增长。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物流管理中心总监郑泽华:“今年以来,随着消费市场逐步回暖,1到6月份亿纬动力动力电池装机量位于全球前10。”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湖北的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三成。
订单增长,体现的是湖北锂电池产业集群的厚积薄发。去年,湖北锂电项目投资总额居全国第一,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新能源电池头部企业落户湖北,以“电池材料生产——电池电芯制造——废旧电池梯级利用”的链式集群正加速形成。在技术创新、规模效益等因素的协同作用下,锂电池行业成本持续下降。目前,湖北储能电池均价大致在每瓦时1到2元之间,成为出口企业的强劲优势。
荆门启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潘晓青:“光这一项产品,我们每年都可以节约25万左右,通过我们的一个上游的降本,也可以协助我们的客户降本,都是一个共赢的局面。”
目前,产业集聚效应还在扩大,全球最大的锂电池隔膜生产商恩捷,投资52亿建立湖北工厂,即将投产。
湖北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韬:“去年我们的全球的市场占有率是32%,下半年也是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能够在我们这一块的产业集群的打造之下,产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更好地‘走出去’。”
为支持湖北锂电池抢占国际市场,在通关便利化上,武汉海关与省市县三级商务部门联动,在信用资质评定、进口原材料储备和出口查验监管方面帮助企业减负增效。
荆门海关副关长吴昊:“支持镍、钴、锂等资源性货物,开展保税仓储,对冲原料价格波动,实施‘AEO+经核准出口商’同步培育计划,帮扶重点锂电企业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约2300万元。”
现在,国际市场红利的窗口在缩小。欧盟即将实施的碳关税政策、《新电池法》等一系列国际法规,让国际市场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不少湖北企业未雨绸缪,已经开始尝试在海外投资建厂,提升产品竞争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湖北自贸试验区研究院秘书长刘凯:“对接国际统一标准,加强供应链的透明度,做好强链、稳链、延链,打造产业链的钢筋铁骨,关注全产业链上的绿色化与低碳化,打造湖北电池行业国际新优势。”
(长江云新闻记者 余旭东 祝如月 毕然 责任编辑 王宇)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