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张译获第十八届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

张子枫获第十九届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

任素汐获第十八届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

宝马回应“冰淇淋只给外国人” :误会,管理不善

美国专家:我们正处于一场支离破碎的暴力风暴中

咸宁咸安:“稻虾共作”模式让村民生态致富

长江云新闻   2023-06-07 08:10   云上咸安  

初夏清晨,走进杨宝峰的200亩小龙虾养殖基地,连片的虾塘映入眼帘。为了更好捕捞,虾塘里早已放置了地笼,经过一夜的沉淀,此时正是起笼抓虾的好时候。杨宝峰与合伙人来到田边,娴熟地收笼、挑选、再把小龙虾往秤台上一放,一只只个大鲜活、沙沙作响。

“我们一般都是早上天亮就起来捞虾子,捞起来就交给当地摊贩,接下来马上要种水稻,一个月产量就起来了。”双溪桥镇三桥村稻虾共生养殖基地负责人杨宝峰表示。

杨宝峰告诉记者,今年气温回暖时间晚,待气温稳定,龙虾产量更多,同时,6月中旬开始种植水稻,通过“田面种稻、水体养虾、虾粪肥田、稻虾共生”,达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虾双赢”的目的。据悉,每亩稻田可产水稻、龙虾1000斤左右,收益达2000元,扣除成本,全年收益达30多万元。

“稻子亩产一般900到1000斤,大概到6月中旬就开始种稻了,现在开始在慢慢落籽了,虾子已经打了好多洞,明年开春时候就直接捞苗子。”杨宝峰介绍。

近年来,双溪桥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全镇共有计划种植水稻总面积达18450亩,其中稻虾养殖130余户,在产销旺季可解决200余人务工难题,农民增收、产业兴旺,小龙虾成为了当地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咸宁台记者:蒋旗 融媒体记者:章琼丹 通讯员:雷莹莹  刘会豪 编辑:方焱 责编:吴涛 编审:徐隽)

(责任编辑 张奥希)

进入长江云新闻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 高考的这些瞬间,令人动容!
  • 住房公积金用哪了?数据公布!
  • 机票均价比“五一”低10%,端午跨省游热度下降
  • 六大行下调存款利率 100万存5年少收7500元利息
  • 观众用激光笔照射球场,中国足协处罚!
评论
打开长江云新闻看更多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
https://img.cjyun.org/a/10185/202306/bf4e32672e02712ba416f05ec9fdf03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