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塑料瓶身做中轴,取长度相同的一次性筷子做转盘,打开电路就可以转。”湖大附小科技节作品展前,六年级学生宋吉桐正向来参观的学生家长介绍自己的科创作品。5月31日上午,在第73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湖北大学附属小学举办“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创造未来”庆六一主题活动。
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祝欣参与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指出:“附小承担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同样承载着湖北大学教职工对下一代的美好期待。”祝欣肯定了湖大附小建校七十余年来的工作成果,提出对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殷切希望。随后,湖北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卢玉池上台致辞。她介绍了本次科技节的活动内容,并鼓励学生将动手实践作为学习常态,她希望:“学生们能在体验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
科技节设置了科普基地、油料作物讲解、机甲演示、击剑船模和学生作品展5个展区,学生分批参观体验。“按下启动按钮,小球就可以往返摆动。”科普基地将“科技馆”搬进校园,12种器材用生动的实验讲述科学原理,吸引学生纷纷围观。花生、葵花籽,常见的种子被轻易认了出来,但之前从未见过的油料作物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学生目不转睛看着解说员解说操作。另一边,10艘船舰模型旁的讲解员变成了学生自己。第一次担任讲解员的四年级学生王亦能查询资料,反复练习,在现场终于流畅自如地讲述了和平方舟的构造和历史。
本次科技节收集了六个年级共180份学生自制作品,有纸板和透明塑料组装的机械臂,木板与单向阀拼接而成的抽水机,高粘泡棉和橡胶管组成的智能饮水器等等,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受到老师家长连连好评。六年级(1)班展区前,许多人都想排队试戴这件“钢铁侠”头盔。卡纸拼成头盔形状和面具分离,装上磁铁,让磁铁连接眼灯电路,将面具戴上的瞬间,眼灯开始闪烁。科幻电影里才会出现的酷炫装备收获了许多青睐。它的制作者宋吉桐也是同学心中的小小发明家,班级展出的十件作品中,有三件都由他参与制作。“他动手能力很强,平时也会帮我们班修电脑和洒水壶。”班上同学说。
宋吉桐从小就喜欢自己拆卸组装,小学开始学习科学和劳动技术两门课程后,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做小板凳、自制灯泡,课程学习和动手制作的过程让他有了科学知识做后盾,继续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变成“发明创造”。
据了解,湖大附小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除常设课程外,每周一次的科创俱乐部都有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编程、机械运动知识等。“对基层教育工作者来说,‘双减’既是一道减法题,更是一道加法题。”卢玉池说,“我们应该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研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监制:王俊健 梁湘毅
审核:刘阳
责编:来翀
通讯员:吴珊 冯宁萱
编辑:王苾也 刘鸿雁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