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道起源地之一的宜昌市五峰县,山大谷深,沟壑纵横,出行不便制约经济发展。
但你知道吗?就在这峡谷幽深、云雾缭绕之地,正在建设着一座被逼出来的“世界最宽”桥——柴埠溪特大桥。
高速公路、省道同层建
柴埠溪特大桥全长1384米,主桥长904米,并于二级路同层共建,梁宽44.5米,是世界在建最宽双边工字钢组合梁斜拉桥。
五峰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忠华表示:“柴埠溪特大桥既是宜昌至来凤高速和242省道的共用控制性工程,又是全省首座高速公路与省道同层共建的大桥,其双边工字钢组合梁结构为同类桥梁世界第一宽度。”
这座大山里的“世界之最”,在修建之初,可谓困难重重。
创下世界之最
在300米深的“V”型峡谷中建大桥,同时满足高速和省道的通行需求,按照业内普遍的设计方案,需要建设一座两层的大桥,将高速与省道分层,但经过实地考察,方案被专家否决。
既要控制建设成本,又要满足地方需求,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拿出了高速与省道同层共建的初步设计方案:在大桥高速通道的右边,预留10.25米宽的省道通行功能,桥面宽度变成了44.5米,成为世界最宽不均衡对称钢混组合梁斜拉桥。
2021年5月,上报方案获得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的初步设计批复:合并建设柴埠溪大桥,同时满足高速公路和地方公路通行需要。
地方有需求,国企有担当。五峰县委政府及时与宜来高速的投资建设单位湖北交投集团磋商并得到大力支持,合并建设柴埠溪大桥这一湖北省公路建设史上的创新之举。
施工也要护青山
2022年7月,柴埠溪特大桥动工。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柴埠溪特大桥在建设中对施工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
“小心翼翼施工,呵护青山绿水。”负责大桥施工的中交二航局宜来高速1标项目经理部常务副经理刘海军说,柴埠溪特大桥施工要求更高,但能参与建设这一工程,付出再多也值得。
施工中,坚持“不破坏是最好的保护”“施工中最小程度破坏、完工后最大限度恢复”原则,筑牢安全底线,确保工程质量,担负起建设者对时代任务的担当。5月20日,经过24小时连续浇筑,柴埠溪特大桥西岸主塔下横梁顺利浇筑完成,标志该主塔转入中塔柱施工阶段。
昔日万里茶道地,如今交通创奇迹。横跨峡谷、高速与省道同层共建的480米跨柴埠溪特大桥通车后,与万里茶道申遗点的汉阳桥和351国道的柴埠溪大桥,将会呈现两桥同根、三桥相望、桥景相融、路地共赢的建桥史话。
(长江云新闻记者 许可 通讯员 潘庆芳 向安芹 黄健 编辑 冉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