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张译获第十八届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

张子枫获第十九届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

任素汐获第十八届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

宝马回应“冰淇淋只给外国人” :误会,管理不善

美国专家:我们正处于一场支离破碎的暴力风暴中

给中华鲟做B超体检 探访三峡珍稀特有水生动物种质资源库活体库

长江云新闻   ©原创 2023-04-22 10:18  

4月21日,三峡珍稀特有水生动物种质资源库活体库探访暨中华鲟体检观摩活动在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态所)水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试验基地举行。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水生态所相关人员,大兴路小学师生代表及有关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参观了三峡珍稀特有水生动物种质资源库活体库,观摩中华鲟春季体检,随后水生态所生物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廖小林研究员以《中华鲟生存现状与保护成效及展望》为题做了科普讲座并与大兴路小学学生进行了问答互动。同时,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及水生态所共同研究并启动了数字中华鲟项目。

三峡珍稀特有水生动物种质资源库活体库自2017年建成运行以来,针对性选择受三峡工程影响较大的珍稀特有水生动物进行迁地保护,目前保育种类近20种,保育数量达2万余尾,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种(中华鲟、长江鲟)、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8种(圆口铜鱼、胭脂鱼、岩原鲤、长鳍吻鮈、细鳞裂腹鱼、大鲵、金沙鲈鲤、施氏鲟),为促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活体库室内驯养系统由中华鲟驯养系统、恒温驯养系统、苗种培育系统、亲鱼(大规格苗种)培育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组成,利用生物过程调节水质、人工调控水温及水流、紫外及臭氧杀灭病原体,精确控制养殖水体的水质与水温等关键参数,满足驯养的长江珍稀特有水生动物关键生活史的环境需求。

“你看,好大一条中华鲟”,活动现场,大兴路小学学生惊叹到。在上午进行的中华鲟体检现场,专业技术人员对中华鲟亲鱼生长性状进行了测量、身份信息进行了扫描(PIT编码);同时采集了中华鲟亲鱼分子样品。尤其是看到一个技术人员手拿B超仪对中华鲟的肚子进行扫描时,大家都很好奇。据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田华介绍:这是在为中华鲟亲鱼性腺发育状况做B超检测。男性还是女性,它这个性腺发育到几期,通过此次检测都可以了解到,就像人们去医院做B超一样的。

在科普宣讲过程中,廖小林研究员从中华鲟物种特性和生存现状、中华鲟物种保护措施与存在问题、水生态所在中华鲟保护方面的进展及中华鲟保护下步措施等四个方面做了深入的阐述。中华鲟为什么历史产卵场只位于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江段?中华鲟能实现水下监测吗?中华鲟能够长到多大?等等,大兴路的小朋友们与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廖小林研究员也很生动的回答了小朋友们的问题。

据悉,历史上,中华鲟分布在长江、珠江以及渤海、黄海、东海以及南海水域。中华鲟是典型的溯河洄游产卵鱼类,目前中华鲟自然繁殖群体集中于长江葛洲坝下江段秋季产卵繁殖,其幼鱼及亚成体在中国东南沿海大陆架生长育肥。

受涉水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中华鲟关键栖息生境极度萎缩,自然繁殖活动连续中断,中华鲟物种延续面临严峻挑战,现存长江中华鲟种群规模已大大缩小。

随着“十年禁渔”的全面推进,中华鲟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近年来,武汉全面开展中华鲟保护系列活动,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与长江水产研究所共同揭牌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2022年长江办、省农业农村厅三峡集团等单位主办,市农业农村局、水生态所承办的有史以来武汉江段最大规模的中华鲟放流活动,放流近6月龄鱼苗50272尾。2023年武汉市举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动,6000余尾中华鲟、胭脂鱼、长吻鮠等珍稀鱼类回归长江。其中放流回归长江的510尾中华鲟,被植入了一个长约0.3厘米的PIT芯片,拥有了终生相伴的“电子身份证”,建立了特定的身份“档案”,便于追溯、评估放流效果。实践证明,长江中华鲟保护已经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纵深推进长江大保护的有力证明。

随着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深度融合,数字技术成为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和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工具,催生了以“数字熊猫”为代表的数字化时代物种保护的新模式,也成为推动中华鲟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中华鲟”项目是武汉市策划数字江豚项目之后,将数字技术用于珍稀物种保护的又一次尝试。拟依托最新的数字技术,对中华鲟的栖息环境、繁育保护、科学监测、文化创意、社会参与等进行全方位数字赋能,构建与中华鲟保护相关的数字“生态群落”,传播中华鲟文化,为濒危物种保护探索数字化路径,打造数字科技助力长江大保护、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本”。

开展“数字中华鲟”项目,将依托数字技术赋能,全面提升中华鲟保护成效,推动中华鲟成为中国生态文明领域兴文化、展形象的战略载体,全方位唱响长江大保护战略的生态旗帜。

据了解,中华鲟人工繁殖工作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1973年,四川省长江水产资源调查组通过人工催产金沙江拴养的野生亲鱼初步实现中华鲟人工繁殖。由于修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国家组建了中华鲟人工繁殖协作组,联合开展中华鲟人工繁殖工作。1983年,中华鲟人工繁殖协作组完全实现中华鲟人工繁殖成功,繁育出子一代中华鲟鱼苗。2009年,中华鲟研究所与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合作,将淡水养殖环境条件下的子一代中华鲟培育至性成熟,首次繁育出子二代中华鲟,取得中华鲟全人工繁殖重大突破,使中华鲟人工繁殖不再依赖捕捞野生中华鲟亲鱼。随后,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持续开展中华鲟人工繁殖工作,建设的三峡珍稀特有水生生物活体库循环水养殖系统能够准确调控中华鲟性腺发育进程,成功将2009年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子二代个体培育至性成熟,取得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新的突破,培育出子2.5代鱼苗。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李德旺指出2013年中华鲟自然繁殖首次中断,随后2015年、2017-2022年都没有发生自然繁殖,自然种群得不到有效补充,野外灭绝风险极大,目前中华鲟仍处于极度濒危现状,保护中华鲟,需要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利用包括数字技术在内的各种新技术推动中华鲟保护工作。同时要大力开展中华鲟等珍稀鱼类科学普及教育,让长江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共同携手保护长江母亲河,打造“河清岸绿、鱼翔浅底”美丽长江。


来源:逐浪新闻记者 张之政

通讯员:朱文欢 朱滨 阙延福 陈雪莹

责编:杨均  编审:刘波涛


相关阅读

进入长江云新闻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评论
打开长江云新闻看更多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
https://img.cjyun.org/a/10008/202304/8b7b46de64b099906a8b2e35bfb01a7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