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肛门、食道均闭锁,上下都不通,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外科团队设计了两步走的手术方法,先后实施两台微创手术,为新生儿“解锁”生命通道。
30分钟,新生宝宝确诊复杂先天性疾病
2月15日晚,林女士在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分娩了一个女婴。孩子出生后,产科医生在常规体检中发现她是先天性肛门闭锁。雪上加霜的是,通过更进一步的检查发现,新生宝宝竟然还合并有先天性食道闭锁。“先天性肛门闭锁和先天性食道闭锁是新生儿严重发育畸形,上下通道都是“死胡同”,食物不能进入胃,没办法喂养,也无法排便,会危及生命。”省妇幼光谷院区外科负责人张伊凡主任表示,如不及时治疗极大可能引起肺炎或窒息。
情况紧急,必须尽快为孩子手术打通食道和肛门。但先天性食管闭锁是小儿外科风险最大的手术之一,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合并肛门闭锁大大增加了救治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张伊凡带领外科团队与新生儿科、手术麻醉科全面讨论病情,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考虑到新生儿如果长时间麻醉,可能造成神经损伤,同时进行手术的话,时间太长,风险太高,为孩子制定了“两步走”的治疗策略,先完成先天性食道闭锁手术,然后再做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
30天内,先后完成两台“解锁”手术
2月17日,这个刚刚出生两天的孩子就开始了“解锁”闯关第一步。新生宝宝身体很小,食道非常狭窄,只比棉签棍稍微粗一些,最宽处超过1cm,而最窄处不足0.6cm,十分考验主刀医生的操作,而且胸腔镜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有限,手术难度非常大。
在手术麻醉科、新生儿科团队的配合下,张伊凡带领外科团队通过侧胸壁三个仅3mm的切口顺利完成了第一步治疗,即胸腔镜下闭锁食管端端吻合+食管气管瘦结扎术+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宝宝在新生儿科医护的精心照料下,恢复顺利。
随后患儿转入外科,准备“解锁”闯关第二步。因为患儿是无肛合并前庭瘘,要比低位的肛门闭锁更加复杂。3月10日,张伊凡再次带领团队为患儿做了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前庭瘘修补术,完成了第二步治疗。
在出生一个月内经历了两场“解锁”手术后,这个新生宝宝顽强地“闯关”成功,恢复良好,术后7天左右就能够自主进食母乳。住院期间,医院还为患儿家长协助申请公益基金项目补助,为其解决费用问题的担忧。3月20日,孩子顺利出院。
“肛门闭锁和先食道闭锁都是严重的先天性疾病。”张伊凡介绍,先天性肛门闭锁症又称锁肛、无肛门症。该病是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婴儿出生后24小时不排便,就应考虑肛门直肠畸形,应及时进行检查。如果不及时医治,孩子的粪便无法排出,临床上会出现肠梗阻,肠坏死及肠穿孔等情况,后果严重。而而先天性食道闭锁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食管畸形,往往合并食管气管瘘。新生儿出生后,频繁口吐白沫,或是第一次喂奶喂水时,咽下后就开始呕吐,吃奶后呛咳和脸色青紫等症状,就要警惕食管闭锁的可能,应立即就医。
来源: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袁佳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