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夏,宋小英翻开了人生新篇章,成为潜江市浩口镇七里村村支部书记。上任没多久,她便经历了防疫又防汛的双重挑战,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冲过道道难关!回望过去几个月的经历,宋小英感叹:向前的力量是从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中吸取来的。今天的《村村讲村村响 七一讲话亮心堂》请听记者郭蜜蜜的报道:听党话,迎新生!
今年6月,从前一直在外打拼,2018年才返乡的潜江市浩口镇七里村村民宋小英翻开了重要的人生新篇章。
6月17日,浩口镇共有7个新的村支部书记上岗,宋小英便是其中之一。
令宋小英感到自豪的是,上任十几天后,她便以村支部书记的身份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100周岁生日。组织村里50多名党员一起在村委会党员活动室里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七一”讲话后,宋小英心潮澎湃。
“都看了,很激动,热泪盈眶!虽然没到现场,但感觉和现场是一样的。那种感觉,真是不一般!”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伟大节点,身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身为新晋村支部书记的宋小英意识到带领全村党员重温百年党史、弘扬建党精神至关重要。
于是宋小英挑出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的“金句”,在每个月的党员活动日上组织大家集中学习并交流感想。同时借党员每月一会的机会公开村级事务推进动态和财务收支情况,保证每位党员对七里村的发展心里“有本帐”。
七里村地处潜江市和荆州市交界处,地理位置并不占优势。这几年,村里大力发展虾稻共生和大棚瓜果种植,一亩田的平均效益从原先的不足千元增长到3000—4000元。
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宋小英上任后,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产业,同时还得保障七里村的生活有序、乡风文明、生态良好。正当她感到分身乏术时,又猝不及防地碰上了防疫、防汛的双重考验。
今年9月,湖北普降大雨,村支书宋小英接到了组织党员群众守堤巡堤的艰巨任务。“东荆河浩口片区长度是10.07公里。巡堤期间,每个乡每个村都要在上面轮值。不管晴天雨天,一天都不能间断。有浸水第一时间就要上报,采取挖沟、填埋的措施。”宋小英说,9月份七里村共有两次巡堤任务,分别驻堤半个月和一周,期间间隔不到一个礼拜。
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特殊时期,宋小英叮嘱七里村守堤的其他党员,危难时刻更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守为民情怀。
有些老百姓为了替书记分忧,建议宋小英回村里休息,也方便处理村务。宋小英不干,“我觉得老百姓都能做到24小时坚守,你书记为什么不能在这。除了特殊情况我回村,基本上我都在堤上。”
在大堤上日晒雨淋,眼睛盯着堤坝、心里惦着村务时,还没有完全适应全新岗位的宋小英几度将要崩溃大哭。可是,看着眼前年过花甲仍咬牙坚守的老党员,她又一次次把委屈咽了回去。
“我们村有个老主任,基本上上了堤就没回家过,从始至终都没回,去了就在那蹲点。我们说下堤了,他才收东西回家。在堤上第一次待了13天,第二次待了7天。65岁了,真不容易!”
宋小英说,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对全村党员来说都是一剂“强心针”。今年连续数月的党史学习和主题鲜明的党员活动,唤醒了党员们内心深处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热情和担当。
同时,听着“村村响”广播大喇叭中时常传出的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号召,如今老百姓的觉悟也日渐提高。
在一座瓜果大棚旁,记者见到了村民王运林,他指了指地里的果实说,有了大喇叭,也不耽误照顾它们了。干活的时候能听,散步的时候也能听。“帮我们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都是一种学习。年纪大了,眼睛花。啥内容听起来更方便!”
“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后来时时回荡在宋小英耳畔: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现在村里有些路还没硬化到位,国道边上路灯装的也不够。硬化工程、亮化工程、绿化工程都有规划。希望以后七里村村民走出去,都能说我们村比别人村都好!”
如今的七里村,大道畅通、房屋齐整,田里的果实日益值钱、村民们的荷包越来越鼓。 身处最美好的时代,身为一名乡村振兴的领跑人,宋小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亲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