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杭州亚运会两位运动员兴奋剂检测阳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光美逝世

最新通告!武汉轮渡部分停航

现实题材影片领跑 国庆档票房超20亿元

中国队夺得亚运会混合35公里竞走团体金牌

中秋之夜,武汉武昌江滩被围观!

长江云新闻   2021-09-22 16:41  
图片
■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王芳 摄

唐诗宋词里的中秋
划过天际的“武汉号”行云卫星
网友热捧的“孤独的树”
环绕着一对对倘徉江边的情侣
……

中秋之夜
江上明月相伴
江边清风拂面
武昌江滩这样一幅家国图景
引爆市民朋友圈


1
图片
图片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林岩江滩开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华传统文化里,中秋佳节总是与诗相伴。

9月21日晚7时,武昌江滩网友打卡的“孤独的树”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林岩来到现场,和赏月的市民一起聊起了「唐诗宋词里的中秋

图片
■ 林岩教授开讲。刘帅 摄

林岩一袭休闲打扮,精神登台,面对打围的市民亲切开讲——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图片
林岩说:“江滩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江水东逝,无疑构成了一幅‘素月分辉、明河共影’的绝妙画图,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这几句特别切合当下的情境。”

一轮明月,诗人们的情思却各有不同。👇

图片

图片
■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黄文瑞 摄

● 李白式的望月是「哲思与狂放」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 杜甫式的望月是「相思与团圆」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图片
■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王佳旭 摄
图片
■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赵广亮 摄

● 李商隐式的望月是「爱情与绮思」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贺式的望月是「飞天的梦想」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 苏轼式的望月是「追求旷达自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图片
■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匡金潮 摄

分享接近尾声,林岩带领现场观众诵读《诗经·唐风·绸缪》。他说:“今年中秋之夜的主题是‘花好月圆·情满江滩’。希望青年朋友们在江滩收获幸福。”

2
图片
图片
“武汉号”为市民送上中秋祝福

“我们离仰望的这轮月亮到底有多远呢?”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集团的工程师张锲也来到现场,与市民分享伟大祖国的问天梦想。

张锲说,月球近地点到地球的距离约36万公里。


图片
■ 张锲。刘帅 摄

2007 年,“嫦娥一号”卫星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真正开始她的奔月之旅。去年年底,“嫦娥五号”卫星不仅实现了奔月,还将月球科研样品带了回来,这一历史性的突破预示着我们将有机会与梦中的“嫦娥”来个亲密会晤。

图片
■ 刘帅 摄
图片
■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匡金潮 摄

谈起武汉航天产业,张锲介绍,咱们武汉也有值得骄傲的航天产业——坐落于新洲区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它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基地。在这里,研发生产了武汉造的火箭和卫星。

图片
■ 刘帅 摄

去年5月,武汉造的快舟火箭将命名为“武汉号”的行云卫星送上了预定轨道。此刻在我们头顶,“武汉号”行云卫星正在划过美丽的弧线,为市民送上中秋祝福。

3
图片
图片
邀请全国摄影师打卡江滩
发现不一样的美
在摄影师黄文瑞的镜头下,关于月亮的作品可谓丰富至极。每逢节假日,他和夫人在旅途中便会用照相机记录下全国各地的月亮。他拍过湘西乡间的上玄月,拍过大草原如眉的新月,也拍过城市高楼上的满月。

图片
■ 黄文瑞夫妇。刘帅 摄

今年中秋之夜,黄文瑞夫妇决定拍摄江滩的月亮。“明月、江水、星光,水波倒映圆月,近得仿佛伸手就能捞起银光,这美景浑然天成,本身就是完美的摄影画面”,黄文瑞称。

除了拍月亮,活动现场的网红树也十分吸引黄文瑞。“今天有很多情侣、夫妻来跟这棵‘孤独’的树合影,不同的人与它同框,拍出了各自不同的味道。我和夫人也参与其中,希望我们永远相依相伴,幸福永久。”

图片
■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王芳 摄
图片
■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王芳 摄

据了解,静立于武昌江滩铁机路码头东南门的这颗“孤独的树”,长江、长椅、白塔、树影……每一天太阳投射下来的光影都不一样,经网友发布突然爆红。

“武汉江滩好似一幅画卷,是展示大武汉的舞台。”作为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成员的黄文瑞,更向全国摄影师发出邀请,希望更多摄影师打卡江滩,发现不一样的美。

图片
■ 刘帅 摄

作为活动主办方,武汉市江滩管理办公室介绍,江滩是市民生活的幸福场景,是城市的舞台,中秋之夜,邀请市民和专家、学者共登舞台,分享传统中秋文化、问天梦想以及百姓生活,展示和传播了浓浓的家国情怀。

4
图片
图片
丰富的非遗表演吸引市民打卡

活动现场团圆集市有多位非遗传人表演技艺,独弦琴表演、香包、脸谱、软陶、糖画、面塑、汉绣等吸引了很多市民打卡。

图片
■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曹建成 摄
图片
■ 刘帅 摄

王女士带着侄女专程从汉口来到活动现场,小姑娘是一位汉服爱好者,看到各式各样的香包爱不释手。现场扮演嫦娥的小姐姐和她亲密互动,“我带了自己的小猫到场,还借给嫦娥姐姐当玉兔呢!”小姑娘非常开心,说在这里遇见“嫦娥”是中秋最开心的事。

图片
■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曹建成 摄
图片
■ 刘帅 摄

家住青山的李女士在活动现场的灯笼墙前合影,红红的灯笼墙十分喜庆。“真有种回家的感觉。”

来源:长江日报

图片: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刘帅

责编:谢晗盟   编审:杨均


相关阅读

进入长江云新闻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评论
打开长江云新闻看更多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

https://img.cjyun.org/a/10008/202109/e301fe0cb64b89629c0e93a0b3dc500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