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大别山下,倒水河静静流淌。94年前,在“将军县”黄安(今红安),黄麻起义一声惊雷,革命斗争的烈焰燃起。从此,红旗漫卷这片热土:3支红军主力部队孕育成长,14万英雄儿女为革命献身,用鲜血凝铸成“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
记者王玉程说:“200个将军同一个故乡,是徐向前元帅为红安的题词,形象概括了200多位将军与红安的关系,也是对红安人民革命精神的深情礼赞。”
红安,原名黄安,地处鄂东北大别山南麓,北接河南,南邻武汉。1923年,在董必武直接指导下,红安党组织成立。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讲解员王群蓉说:“1927年9月中旬,中共黄安麻城县委分别在七里坪文昌宫和麻城秋家畈召开会议,决定响应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发起武装斗争。会后,紫云区一带300多名武装农民,手举义旗捉拿处决恶霸地主,打响了黄安九月暴动第一枪,揭开了黄麻起义的序幕。”
1927年10月,黄麻地区成立了中共黄麻特委。11月3日,黄麻特委在七里坪召开党团活动分子会议,成立了以潘忠汝、吴光浩为正、副总指挥的武装起义指挥部。11月13日晚,在黄麻特委领导下,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义勇队和武装群众两万多人,一举攻克黄安城。
王群蓉说:“黄麻起义胜利后,建立鄂豫皖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红安县农民政府正式成立,建立鄂豫皖第一支革命军队,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这也是红四方面军最初的来源和建军的起点。因此红安也成为鄂豫皖抗日民主根据地和中原解放区的主要区域。”
红安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红四方面军在这里诞生,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在这里重建。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走出了韩先楚、陈锡联、秦基伟等一批战功赫赫的开国名将。
王群蓉说:“从1955年到1965年,全国共授予开国将军1614位,而我们红安一共有上将8位、中将10位、少将43位,一共是61位,成为中国第一将军县。”
来源:云上红安
责任编辑: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