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孕晚期,孕妈妈们的例行产检项目中又增加了一项——“胎心监护”。有孕妈妈问:胎心监护不就是听听胎心么,有必要每周专门到医院来做吗?还有准妈妈说:家里买了胎心仪,随时可以听胎心,就不用来医院做胎心监护了吧?
面对孕妈们的“灵魂拷问”,产科医生想说:胎心监护的意义可不仅仅是听听胎心那么简单啊!
什么是胎心监护?为何要做胎心监护?
胎心监护,即胎心胎动宫缩图,是应用胎心率电子监护仪将胎儿的胎心率曲线和胎动宫缩压力波形记录下来,以便供临床分析的图形。
胎心监护可不只是听听宝宝心跳那么简单,而是胎心率、子宫收缩、胎动三者的一种综合反应。通过胎心监护的结果,医生可以了解当宝宝出现胎动、准妈妈出现宫缩时胎心的反应,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现象,以便及时采取进一步措施。
胎心监护应在多少孕周开始做?
1、低危孕妇
即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孕妇,为了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情况,一般孕36周左右开始行产前胎心监护。
孕妈妈需要注意的是,胎心监护正常仅能反应此时胎儿在宫内的状态,孕妈妈若感到胎动异常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因为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孕妈妈是第一个知道的。
已有文献报道:孕前常规做胎心监护,不能够完全降低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所以,如果低危孕妇出现胎动异常、羊水量异常、脐血流异常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胎心监护。
2、高危孕妇
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母体免疫性疾病、有胎死宫内等不良孕产史;胎儿生长受限、羊水偏少、胎动减少、脐血流异常等。
高危孕妇的胎心监护可从妊娠32周左右开始,但具体开始时间和频率应根据孕妇的自身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或酌情提前。
3、双胎妊娠
根据绒毛膜性个体化的选择做胎心监护的时间和频率。
怎样判断胎心监护是否“过关”?
通常说的胎心监护“过关”,即胎心监护显示Ⅰ类图形。若胎心监护“不过关”,可能是因为:
1、胎宝在胎心监护时一直处于睡眠状态
胎宝的睡眠周期一般在20-40分钟左右,也有文献记载可长达60分钟。如果胎心监护时胎宝一直在睡觉,胎心监护就有可能“不过关”。此时孕妈妈可尝试拍手,或轻推胎儿,刺激胎宝在宫内的活动。
2、孕妈妈处于饥饿状态
孕妈妈在进行胎心监护时若处于饥饿状态,也可能导致胎宝活动减少,胎心监护“不过关”。此时孕妈妈可适当吃一些甜食,让血糖上升促进胎宝活动。
3、胎心监护呈现Ⅱ类、Ⅲ类图
当胎心监护呈现Ⅱ类、Ⅲ类图形,即表示胎宝可能已出现异常状况。此时我们产科医生会根据孕妈妈的孕周、是否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以及监护图形的基线、变异、有无减速、是否存在宫缩等进行综合评估,并迅速进行个体化处理。
胎心监护的判读与分类
Ⅰ类图形
需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 胎心率基线110-160次/分;
● 基线变异为中度变异;
● 无晚期减速及变异减速;
● 存在或者缺乏早期减速;
● 存在或者缺乏加速。
Ⅱ类图形
除了Ⅰ类和Ⅲ类电子胎心监护图形外的其他图形均归为Ⅱ类。
Ⅲ类图形
有两种情况:
(1)胎心率基线无变异并且存在下面任何一种情况:
● 复发性晚期减速
● 复发性变异减速
● 胎心过缓(胎心率基线<110次/分)
(2)正弦波型
听胎心可以代替胎心监护吗?
有的孕妈买了胎心仪,在家就可以听胎心,那么在家听胎心可以代替到医院做胎心监护吗?
产科医生的答案是:不能!
1、胎心仪≠胎心监护仪
胎心仪与胎心监护仪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仪器。家用胎心仪,只能听到宝宝的瞬间心率,不能反应出胎心与宫缩、胎动之间的关系,很难判断出宝宝是否出现宫内缺氧。
2、买个胎心监护仪在家监测?
随着技术的进步,胎心监护仪越来越小型化,孕妈妈的确可以自行购买胎心监护仪在家进行监测。但从上文中可以看到,胎心监护仪呈现的图形是需要专业的产科医生来进行判读的,所以想在家做胎心监护的孕妈妈,购买前一定要确认是否有相关配套服务,是否有专业医生来帮助解读胎心监护的结果。
3、不要每天听胎心!
部分孕妈孕中期甚至孕早期就自行用胎心仪听胎心,可非专业医生有可能找不准胎心的位置,或不能正确判断胎心的快慢,这就可能导致孕妈情绪紧张,甚至出现担心、焦虑等负面情绪。而每天听胎心反而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休息,并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所以,不论是听胎心还是做胎心监护,都不建议过早过频繁,而应在专业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需要强调的是:胎儿的情况孕妈妈应该是第一个知道的!孕妈们切不可因为家中有胎心仪或胎心监护设备就掉以轻心,如果感觉胎动异常或发生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产科医生,听从专业指导。
来源: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长江云编辑: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