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过后,气温直线上升。咸宁市区车来人往,一片繁忙。
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该市部分商圈、餐饮、景点和酒店企业,感受到消费热度正与气温一起回升。
“4月份以来,咸宁绝大部分消费市场由宅经济、社区电商向直播电商、线下消费迈进。线下消费止降回升,特别是大型商超的零售业,同比去年同期,平均每天只少4万至6万元,总体消费水平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七成。”咸宁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
商超:人气飙升呈“V型”反转
6月7日,中百仓储咸宁店。
二楼生鲜区熙熙攘攘,市民忙于挑选各种食材。三楼日用品区域的图书角,坐满了市民。
该店负责人李幼珍说:“复工以来,防疫与复产同步进行,店面人气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0%左右。”
一墙之隔的金城沃尔玛购物广场,也十分热闹。时装店、儿童游玩区、虚拟体验区人气较高,尤其是小吃区,一桌难求。
“上午9点开门到下午4点,已卖了120多份米粉!”桂林米粉店的员工蔡莹忙得没空休息。据介绍,4月1日恢复营业时,该店相当冷清,慢慢的,人越来越多。“五一当天,人员爆棚,卖了300多份米粉,我们的信心一下提振起来。”蔡莹说。
金城沃尔玛购物广场值班经理田安成介绍,超市4月1日复工,刚开始每天人流量仅2000人次左右,5月1日飙升到2万人次,除节假日外,平常在5000人左右,消费场景呈“V型”反转回暖。
景区:“咸宁人游咸宁”刺激消费
“11点客流已满员,我们将在20分钟后检票,请耐心等待……”
6月7日上午,通山县隐水洞景区检票大厅再现排队场景。在景区停车场,除咸宁本地车辆,来自武汉、黄石和江西省的车辆也较多。在景区经营农家乐的阮女士介绍,咸宁新冠肺炎病例清零较早,一些游客觉得到咸宁玩很有安全感,很放心。
目前,咸宁市开展“咸宁人游咸宁”活动,通过工会福利、单位团建、财政补贴门票、2.5天周末假期等措施,刺激消费。“效果初显,景区人气在升温。”隐水洞景区负责人王小刚说,现在平均每天游客在1200人左右,恢复至去年同期的50%。
赤壁古战场是5A景区,3月28日复工时,没有一名游客。现在,每天迎游客1000多人次,高峰时达2000人次。
“中华古瑶第一村”——通城县大坪乡内冲村,是一家新景区,开业就遭遇疫情。湖北隽达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斐介绍,为了让景区火起来,公司借力网红经济开展线上宣传;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增加游客与景区粘度;还走出咸宁推广景区。目前,还推出购年卡送拓展的活动,花100多元购买年卡,可一年无限次到景区游玩,还赠送拓展活动。
五一期间,该景区接待游客达2.5万余人,综合收入超过100万元。
餐饮:晚一点包房就满员
“对不起,您订晚了一点,包房没有了,可以到大厅就餐吗?”6月2日傍晚,记者到咸宁御湾酒店订餐,遇到满员。
该酒店总经理董煜介绍,3月28日复工,当天只有3桌客人,“从来没有这么冷清过,心里非常难过,特别着急”。大家于是一起想办法,一个个给老顾客发就餐信息。
多方努力,4月中旬开始,该酒店生意有了起色。现在平均每天包房的客人有10多桌。6月10日傍晚,记者看到,该店三楼的包房再次满员。
咸宁市湖北老实老食餐饮公司总经理刘彦良也在朋友圈发了一组图片,其位于咸安区时代广场的店面,也出现满员景象。6月14日,该公司还有新店开业。记者还探访了金桂路、城铁南站等地的餐馆,院子里高峰时段停满小车。
咸宁碧桂园凤凰温泉酒店负责人也表示,“周末入住率已能达到50%左右,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