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中小企业复工率不到80%
·今年上半年工业用水、用气价格下调10%
·省疾控中心:有条件的企业要成立医务室
4月23日下午4时,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82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省为企业纾困解难推进复工复产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发布会的人员包括: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春林;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经济运行处处长盛章学;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中小企业发展处处长刘卫军;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中小微企业复工率不到80%,返岗率达产率偏低
孟春林说,自3月15日起,各地按照分区分级、分类分时、安全有序的要求,稳步推进工业复工复产。到4月17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复岗率分别达到98.2%、93%,17个市州复工率达到96%以上,15个市州复岗率超过92%。整体上看,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提速扩面,已接近全国平均并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但工业企业在资金、成本、订单、供应链等方面瓶颈制约依然突出,产业链整体配套、协同复工仍有差距,“复工难复产、复产难达产”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目前复工率还不到80%。
这次疫情我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到的冲击前所未有。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返岗率,达产率偏低。用工成本涨幅明显。我省疫情早于、重于外省,复工复产晚两个多月。一些出口外向型企业订单被取消。
今年上半年工业用水、用气价格下调10%
孟春林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促进复工复产政策。2月发布支持中小微企业18条,近期还将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财税支持再加力。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给予专项调度支持。依法减征税负。明确规定国有大银行上半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不少于30%。推出降本减负系列政策,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增加就业补贴等。
今年上半年工业用水、用气价格下调10%。为统筹重点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及时帮助解决原材料供应,上下游协作等问题。对防疫物资、重要生产零部件等加大调度,确保产业链上下游贯通。加强产业培育,努力提升湖北产业链、工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设立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贷款。下一步将全力推动惠企援企政策落地见效。
承租国有资产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可免收三月房租
刘卫军说,省委省政府出台系列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减征或免征中小微企业税负。降低用工成本,2至6月免征参保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企业可申请缓缴不超过6个月的社保金。降低水电气价格,2至6月降低企业用电价格5%,用水用气按基准价下调10%。减免企业房租,对承租国有资产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免收2至4月房租,5至10月房租减半。
全省将开展领导干部走访服务企业专项活动
孟春林说,4月20到5月20日,全省开展领导干部走访服务企业专项活动。全面了解疫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鼓励企业加快恢复生产。帮助企业梳理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困难,帮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送政策上门,帮助企业吃透用好用足政策。指导疫情防控,指导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确保抗疫生产两不误。建立问题、责任实现清单,对共性问题从政策层面加以解决。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联系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坚持轻车简从,不重复走访同一家企业,减轻企业负担。加强宣传引导,宣传企业家克难攻坚的典型。省经信厅已成立工作专班并有序开展工作。
省经信厅:走访企业不搞层层陪同
盛章学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省企业存在难达产的问题,在用工用地用钱市场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全省领导干部开展走访企业专项活动,省经信厅负责活动的统筹协调。
在对企业开展走访过程中,要面对面走访联系,不搞层层陪同,不重复到同一家企业走访,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对一送政策上门,做企业的“店小二”,帮企业吃透弄懂用好用活政策,打通痛点堵点难点。
省疾控中心:有条件的企业要成立医务室
当前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在防控措施上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对此,李阳介绍,不同类型企业问题不一样,但是总体来说都要从如下四个方面来做好疫情期间的健康管理工作。
首先要建立防控体系,落实防控责任。企业要成立疫情防控的组织机构,明确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将防控的责任落实到部门、岗位和个人。防控体系建立以后要做好员工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要通过全员培训能够正确理解做好健康管理工作。
其次,要掌握员工的健康状况,加强员工的健康监测工作。复工复产的企业要提前掌握返岗员工的健康状况。“有条件的单位都可以自己成立一个医务室,如果没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就近联系医疗机构提供及时服务,同时出现状况以后要配合疾控部门开展追踪管理。”
再次,精准施策,做好工作场所的防控管理。加强工作场所通风换气,有多人操作的设备应当及时定时的对操作按钮把手等接触频繁的物体表面消毒,尽量佩戴手套。
最后是做好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和报告异常情况。在单位内部要设立隔离观察区域,当员工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应立即将其转移至隔离区并报告当地的疾控部门,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