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1日,十堰市被正式纳入全国25个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重点工程。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十堰市先后被纳入享受“两个比照”(比照东北、比照西部)有关政策地区、《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范围以及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重点工程。
湖北省人大代表、十堰市东风汽车装备公司铣工主任师刘军荣是一名产业工人代表,他说,目前十堰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制约。一是生态环保压力较大。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在项目引进中,严把“绿色”关,先后拒批145个有环境风险的重大项目。投入生态环保资金50多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13座、垃圾处理场6座、垃圾处理池9.7万个,整治排污口800多个,对所有重点排放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关闭转产规上企业500多家。二是城市建设空间不足。十堰市属秦巴山区,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地貌多以丘陵、山地为主,基本没有连片工业用地。同时,十堰先建厂、后建市,先生产、后生活,城市建设先天不足,基础设施欠账多。三是创新驱动能力不强。受区域限制,很难留住高端人才。企业融资渠道窄,多层次资本市场尚不完善,十堰市主板上市企业仅1家,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小。
刘军荣建议:1.省政府依托长江产业基金,给予十堰县(市、区)级企业资金调度权限,向处于成长期的重点企业、新兴产业和暂时面临资金困难的优质企业注入资金,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2.省政府支持壮大县(市、区)级财力,完善事权与支出责任相一致的财政管理体制。
(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陈赟 王俊 责任编辑 黄静蕾)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