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奔小康的路上,老乡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广袤乡村是折射社会变化的一面镜子,在荆楚大地上,一批批文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扎根基层,描绘着小康社会里的诗情画意。湖北省政协委员、省文联主席刘醒龙和湖北省人大代表、罗田县实验小学校长刘晓娟便是其中的引领者、践行者。
正值湖北两会召开,刘醒龙委员和刘晓娟代表因为惦记着同一件事儿——乡村文化振兴,展开了一场对话。
用脚步丈量百余县市区
感叹湖北文艺事业未来可期
基层文艺工作情形如何?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从2018年8月26日到去年11月16日,刘醒龙委员花了一年多时间,把全省103个县市区基本走了一遍。他表示,自己对基层文艺工作和基层文艺工作者所爆发出来的才华、热情和付出所感动,不由感叹:湖北的文艺事业有这样一支活跃在基层的队伍,未来是可期的,是有希望的!
他的所见里,许多基层文艺工作者都克服条件束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做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尝试。在孝感、鄂州,七八十岁的老艺人们焕发青春,用剪纸创作出重大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如开国大典、三峡截流,令人震撼。在咸宁,一个音乐工作者将乡村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情感寄托转移到艺术上,利用村里废弃的祠堂教100多个孩子唱歌、练乐器,搭建了一所暖心的“音乐祠堂”。
基层文艺文化发展势头好,乡村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刘晓娟代表介绍,与过去相比,学校里各种教学设施改进了,越来越多年轻老师扎根乡村,城乡差距缩小、乡村的学生也可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惠教政策也多了,现在农村教师的绩效工资比城里的老师还要多10%。她自豪地说,现在在农村,最美的建筑就是学校!
读懂人民群众的“诗与远方”
创作者一定要身处群众之中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与远方”,老百姓们追求的“诗意”是什么?对此,刘醒龙委员有自己的见解,“去远方去做什么呢?当然是寻找美和幸福,我不会去远方寻找丑陋和凶恶。诗歌也是一样,它的核心是表现希望与美。我们身处任何环境,都应该怀有诗意,也就是应该怀有希望、找到美”。
人民群众渴望“诗与远方”,文艺工作者也应该急群众之所急,创作出老百姓们最渴望的文学作品。刘醒龙委员指出,基层文艺工作者所创作的文艺作品一定会是来自群众的喜闻乐见,这是基本规律。如果群众不喜闻乐见,创作就是无效的。目前基层文艺工作者身体力行地做到了这一点。他也结合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给了一些建议,对基层文艺工作者来说,重点是扎扎实实地让自己身处在群众当中、身处在生活当中,同时胸怀和眼界要更高,要看到远方,不能以为群众的口味就是“俗”。
对于乡村教师而言,他们读懂老百姓“诗与远方”的方式,则更为直接。在刘晓娟代表眼里,乡村教师是乡村文化的引领者、缔造者、传播者。他们不仅对学生传道受业、也对家长潜移默化地进行着科学知识、传统美德等信息的传递。同时,乡村教师也从政策着手,让农民革除旧的思想,接受新的变化,变得富有建设乡村的才华和激情,从而推进乡土文化的发展,如开展家长学校、扶贫工作队、乡村图书馆、送教下乡一系列活动和美丽乡村建设、垃圾分类等政策的宣传和推进。
假如湖北是一本书
6000万湖北儿女奋斗的故事最精彩
谈及将来的创作计划,刘醒龙委员表示,新时代湖北乡村文化有新风貌,对于正在变化中的乡村,还需要去用心探寻和积累其中变化的经验从而建立新经验体系,当体系建立完整的时候,作品也就因运而生了。
在面对“假如湖北是一本书,最精彩、最值得书写的故事是什么”的畅想时,刘醒龙委员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6000万湖北儿女,近十年来,通过自己的艰辛的努力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是最最值得写的”!他表示,湖北这几年在发展过程中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很多经验走在全国前列,如长江大保护中湖北壮士断腕的决心,这是最出彩的。文艺工作者要关注现实题材创作,尤其要关注这种重大现实题材创作,记录新时代湖北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作为。
此次两会中,两位带来的提案和建议也是湖北这本书里十分让大家关注的内容。刘醒龙委员希望从省级层面为基层文艺工作者解决面临的一些制度性问题。刘晓娟代表聚焦乡村教师和罗田儿女,希望能出台为40岁以上教师免费体检的政策;同时,希望能把铁路修到罗田去,把罗田推介到全国、把罗田特产送到全国各地人民的餐桌上。
一本《天行者》赠与乡村教师
一份书单赠与你我他
对话现场,刘醒龙委员将随身携带的《天行者》——这部因描写乡村教师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送给了刘晓娟代表。一个是著作等身、关切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的作家,一个是在最基层待过5年、深爱着乡村的教师,对乡村共同的关切让两位在湖北两会中相遇、相识。这本书,也将基本文艺工作者和基层教育工作者连接起来,共同为了乡村文化振兴而努力。
此外,刘醒龙委员介绍,近些年中国当代文学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推荐一份书单给大家:“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5部长篇小说,《敦煌本纪》。还有一本十分可爱的书,《与虫在野》。有对现实的思考,有对历史的思辨,有对童真的向往,这份书单,值得收藏!
(长江云两会报道组 责任编辑 黄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