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996”工作制的讨论仍在持续。记者近日走访了互联网企业密集的武汉光谷。在武汉的互联网从业者看来,“996”工作制不是什么新鲜事。
今年28岁的小李是宜昌人,硕士毕业后在北京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去年,随着公司战略调整,小李从北京回到武汉,尽管离家近了,但不变的还是动辄“996”、“997”的工作节奏:太疲了,疲到觉得除了工作之外很难有时间去提起兴趣,没有精力去想其他。
“996”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疲乏,还影响到个人生活。小李说,家人给她介绍了相亲对象,但由于工作忙,根本无暇也无精力顾及,而与她类似的情况在互联网行业不在少数:我有个亲戚也是在这一行,他就说:如果一直996不可能交朋友,真的没有精力找女朋友,就算家里人给我介绍女朋友,我都没时间跟她约会。
站在行业发展角度看,互联网行业“996”很正常。在光谷互联网+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看来,互联网工作属性及行业竞争压力,决定了加班成为行业常态,而“996”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地区互联网行业的繁荣程度:朝九晚五的要多一些,中小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的要多一些,但凡做得好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以弹性工作制为主,特别是第二总部,他们从一线城市带着这些习惯来的。
业内人士分析,“996”在互联网行业不是新鲜事,之所以被重新提上议程,或与近来互联网行业红利褪去、从业者竞争加剧、薪酬福利减少有关。
据统计,互联网企业员工每周平均加班天数为1.6天,BAT最高平均1.9天,70%员工加班到晚上9点以后。艾瑞网咨询日前发布一项睡眠质量调查显示, 66.7%互联网员工表示经常加班,38.7%员工反映压力很大。
睡眠不足和不良睡眠行为习惯,
最终反映到工作生活中就是工作效率低下,
生活质量不好。
近年来,
关于互联网员工“过劳死”的争议一直存在。
那么,
该如何看待“996”工作制?
对于互联网行业加班现状,京师律师事务所罗晓庆律师表示,“996”显然超过法定8小时工作时长,涉嫌违法:我国法律早有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应超过44小时,因特殊需要适当延长每日也不能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996工作时长、包括比996更长的工作时长都是与我国现行劳动法相违背的,都是不合法的,不限定于某个特殊行业。
互联网行业工资高、待遇好,是许多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公司”。但在武汉纬思律师事务所律师鲁俊峰看来,互联网从业者所谓的“高薪”是用无限量延长工作时长换得的:我国《劳动法》规定,每天8小时以外要付150%的劳动报酬,996模式下每天干了11小时,超了3小时,一星期干6天又多了1天,双休日加班要付200%工资,经过严密计算后发现,996模式下员工应该拿到2倍钱。
采访中多位互联网员工表示,多数公司都没有给到1.5-2倍薪酬,更不存在“加班费”一说。小李:其实很多时候连1.5倍都给不到,能给到1倍多一点大家就能接受了,但好多时候加班连时薪都没给到位。
鲁俊峰从劳动成本角度分析,“996”使企业主获得了超低的劳动支出,这给劳动者和劳动力市场都带来深远影响:企业原本应该安排两个人完成的工作量只需要请一个人花一份工资就可以实现,从人力资源市场看,2个要素只变成了1个岗位,整个人力资源市场的资源配置就乱了,就失真了。企业内部鼓吹996加班文化,鼓吹“奋斗”“情怀”“人生梦想”等带有光环的字眼,实际上加剧了企业内部非良性竞争,削弱了劳动者群体议价能力。这样一来,没人敢去挑战企业管理层,主张他们本应享受的法定待遇。从内外两方面来讲,既扰乱了劳动力市场,也容易在企业内部营造恶性竞争氛围。
崇尚奋斗,不等于强制“996”。罗晓庆律师表示,树立良好企业文化和激励制度,需要企业主、劳动者及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努力:劳动者要提升自身法律意识,留存好证据,为后续拿到加班费和一系列赔偿补偿做好证据保护;第二,企业应完善加班考勤制度、加班奖励机制,要从提升自身产品服务出发,不要想着钻法律的空子来降低用人成本。
“996”引发的这波讨论,带来一个反思互联网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的契机。鲁俊峰表示,互联网行业带来新的工时和工种给传统规定带来一定冲击,有关部门可从顶层设计上做出政策性指导。互联网行业所谓“996”、弹性工作制本质上还是普通劳动关系,就要遵循《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在鲁律师看来,这场由劳动者率先发起的“声讨”的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劳动者自身:劳动者必须要有长远眼界,不要紧盯眼前工资而故意放弃休息、加班费、全方位发展,要自觉抵制“996”。
你的工作时长是“996”,
还是……
如果是你,会抵制吗?
记者:周梦
编辑:文莉
审核:石卉、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