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报道 来看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实践百例第80期。
习近平总书记4月24号到28号在湖北考察期间,指出:“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应性,使中国质量同中国速度一样享誉世界”。今天的实践百例,来看武重如何坚持自主创新,开发出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精尖产品,终于赢回市场。
今年,是武重建厂60周年。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武重的产品一直只有一种——重型机床。这几年,我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化工去产能全面推进,这让重型机床老大哥武重开始失去客户,渐渐没了销路,多年处于亏损状态。
大而不强,武重就从瘦身改起,从扩规模转向攻质量,集中资源,专攻优势产品;老客户流失,就转向新市场,抛弃过去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越感,把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开展定制服务。
卧薪尝胆五年,武重突破了滚动轴承主轴箱、双齿轮齿条无间隙驱动这些过去被国外封锁的核心技术。并以此为根本,抓住全球新一轮交通大建设的市场机遇,开始拓展盾构机、铁路设备、牙轮钻机市场。不久后,这些盾构机,就要交付沈阳和西安的地铁建设现场了。
武重还开拓融资租赁服务,让更多企业不用一次性支付巨额费用也可以用上武重造的装备。2016年,武重扭亏为盈;2017年,盈利7000多万。
长江快评:以创新之不变应市场之万变
武重的浴火重生告诉我们,新时代的“铁饭碗”,不是国资背景,不是体量优势;而是创新开拓,是追随市场。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永远不会被端掉的“铁饭碗”,早已不复存在。新时代的饭碗之“铁”,在于能碰硬,过得硬。这就需要掌握核心技术,以创新之不变,应市场之万变。只有这样,才能如总书记的嘱托,“使中国质量同中国速度一样享誉世界”。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昕 向京 责任编辑 罗晓贤)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