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祖国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十堰市郧西县338个村将河流保护作为专项条款写进《村规民约》,通过严格奖惩凝聚村民最大公约数,画出护水爱水的最美“同心圆”。
“今天检查环境卫生,在广场靠河岸这边垃圾没有清理完毕,希望环保员同志在近两天之内处理好河道两面的垃圾。”
20号下午两点,郧西县关防乡蔡家场村的大喇叭广播准时响起,每10天一次的环境卫生讲评正式开始。因为河岸边的零星垃圾,村委会决定扣除环保员当月部分奖金。
仙河是郧西境内四大河流之一,流经蔡家场村近5公里。十年前,这里曾经是“垃圾河里倒,下雨流泡泡;晴天苍蝇飞,臭气撵人跑”。在河边居住近二十年的村民王丰兵记忆犹新:“往年这河道垃圾呀多处都是这一堆那一堆,有时通过河道漂浮的,一看到那呀的确反感,那水太脏了!”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开通,水源区保护和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地处水源区的仙河也在悄然间慢慢变清。清亮亮的河水失而复得。如何凝聚起村民们爱水护水的最大公约数?蔡家场村支部代理书记阮长学介绍说:2016年9月,蔡家场村25位村民和党员代表将红红的手印齐齐按在了《村规民约》上,一致同意搞好河流保护。规定写到:全体村民必须保持河道清洁,不得将垃圾、农药瓶和农田杂草等杂物倒入河道,对违反者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并安排其义务清理河道内的垃圾。
为从源头上护好河流,蔡家场村建起了污水集中处理池和公共厕所,实行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村里每季度都进行卫生大评比,“清洁”或“不清洁”贴到农家的大门上,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紧密挂钩。
村里人相互之间都熟识,因为爱面子,各家各户开始形成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村民们纷纷表示:现在垃圾桶什么都给你搞好了,你还门上搞不清洁,那你就是懒呀。爱水护水换来了河畅水清。在仙河边居住了近40年的村民杨哲礼切实感受到了河水的变化。他说: “以前,塑料袋子和一次性碗筷在河流的回水湾随处可见。现在白色垃圾不见了,水变清了,鱼儿增加了,河水变得非常干净。”
和蔡家场村一样,仙河沿线的郧西县关防乡14个村都将河流保护写进了《村规民约》,村民自觉护水爱水已经蔚然成风。乡党政办主任林礼森说:保护河流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群众的意识和观念得到了根本改变。
仙河从关防乡汇入陕西省旬阳县仙河镇大龙王沟村,常年居住在这里的陕西群众对河水的变化感觉明显。陕西村民李女士说:现在河水清亮亮的,看着就喜人。
郧西县境内有大小河流1558条,河流总长近1800公里。近年来,该县三级联动,组建50多支巡河队,聘请1000多名河流卫生监督员。全县338个行政村将河流保护写进《村规民约》,画出了护水爱水的最美“同心圆”。近两年,郧西的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一直稳定在在百分之百。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陈赟 通讯员 杨洪霞 何世伟 责任编辑 马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