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报道 襄阳市探索新时代湖北讲习所“1+2+x”模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一项原则:把讲习牢牢抓在各级党委手里
在襄州区肖湾办事处的社区大讲堂上,育红社区党委书记范静正和街坊们探讨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襄阳市襄州区育红社区党委书记范静:“每人每户都要建立一个健康档案,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 要向我们社区及时反映。”
依托社区大讲堂、道德讲堂等阵地,襄阳在463个社区建立讲习所,社区干部、党员、居民代表以及相关专家,围绕社区重点工作和文明城市创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展开讲习。如何确保基层讲习的政治导向?襄阳市建立讲习全程审核机制。
两支队伍:搭起党员干部群众的连心桥
为保证讲习队伍专业化,襄阳市万名讲习师资队伍和千支文艺小分队,让各类讲习所主动“点单”。如今,优秀讲师和文艺小分队正成为襄阳的“活字典”和“文艺骑兵”,搭起了联系党员干部群众的连心桥。今年年初,宜城流水镇开始发展黄桃和石榴产业。林业专家受邀进村入户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并为农民教授石榴树种植技术,深受大家喜爱。
全域讲习: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
眼下,襄阳1600多个“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已建立常态讲习学习机制,做到“流动无死角”、“全媒体覆盖”、“专注到群体”,确保成为教育党员、发动群众、凝聚人心的坚强阵地。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牛寅 责任编辑 徐夏)
责任编辑 徐夏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