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报道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全省各地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推动科教创新优势加速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发展驱动力。
发挥重大平台体系牵引作用
全省60%的高技术企业集中在高新区。报告提出“促进高新区、开发区创新发展”。在省科技厅,这几天,工作人员正为黄石、荆州、潜江争创国家高新区出谋划策。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 彭泉:“通过积分制管理的一种方式,推进他们抢前争先,通过科技重大专项的形式来支持高新区的特色产业的发展。”
报告提出,“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内,光电信息大楼即将封顶,作为国家不久前组建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 武汉光电研究中心将致力打造信息光子学、能源光子学、生命光子学领域最前沿的科研基地。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骆清铭:“基础研究要做到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我们要把它进行突破,最后推动的是这个行业相关产业的进步。”
报告还指出“拓展专业化市场化众创空间”。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园就正计划在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建设众创空间。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园总经理 刘传会:“把更多的海外技术、人才成果导入到襄阳。”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报告指出“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为了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热情,连日来,武汉国税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讲解研发加计扣除比例从50%提高到75%的优惠政策。
武汉市国税局局长 孟军:“我们还专门开发了企业研发费用信息管理平台 帮助企业核算这方面的费用。”
报告提出今年“完成省内转化应用1000项”的目标。成立不到两年的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已经聚集了42家科技服务机构。今年,他们将开展新业务。
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上官文俊:“2018年要下到湖北各个市州,为企业提供技术转移全链条的服务。”
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领军作用
报告提出要继续“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领军作用”。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在去年底成功研造出全球第一款可量产的氢能源客车,现在又在与中石油谋划合作,建设全球第一个“氢、油、气、电四站合一”创新示范项目。
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刘超:“沿着氢能产业氢能汽车产业链去布局投资,把大学的这种科技成果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效结合起来。”
发挥人才第一支撑作用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报告提出,要“促进省内外大学生在鄂就业创业”。为解决大学毕业生们的“安居”问题,武汉市洪山区房管局今年将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市场上的一些品牌公寓纳入到大学毕业生租赁房的范围来。
洪山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住房保障科科长 刘勇:“今年我们计划筹集至少1000套这样的房源。”
报告还提出“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在航天重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党委班子正针对“湖北工匠”培育计划,讨论奖励考核办法。
航天重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总调度长 苏卫民:“重点研究保障劳务派遣人员的待遇问题,大力营造技能比拼、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培育更多的湖北工匠。”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李昕 郑建峰 徐嵬毅 责任编辑:刘浪)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