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报道 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人才资源,让武汉光谷生物城近年来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实现跨越式发展。百尺竿头,如何更进一步?来看记者的观察。
上个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特穆特在光谷生物城设立工作站,和武汉华美生物工程公司,联合进行膜蛋白的研发与应用。这是入驻光谷生物城的首位诺奖得主。
膜蛋白是70%以上新型疫苗、新型抗体药物的源料,是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哈特穆特的入驻源自于光谷生物城今年在德国的一次政府考察。生物城发现了哈特穆特的生物研究室及其世界领先的膜蛋白技术,而生物城内的华美生物企业在膜蛋白研究上也有较好基础,政府立即牵线搭桥,促成了合作。
成立之初,生物城内企业多是借鉴发达国家技术。如何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索国际生物技术的“无人区”。一年内,光谷生物城走访欧美10多个国家,寻求最尖端的技术与人才。就在一个月前,生物城安排专班前往加拿大、美国,举办招才引智生物专场活动,成功签约十多个项目。
除了追逐前沿技术,新技术新产品还要跟踪市场热点。这款路由器大小的监护仪,可以实现远程监测和智能诊断,同时监测心电、血压、血氧、心率、脉力,目前产销两旺,市场前景巨大。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医疗服务,已成为大健康产业下一个风口。为抢抓风口,“光谷生物17条”新近发布,首次对获得互联网医疗器械认证的企业给予年电费补贴,单个企业可以达到50万元;同时,对自用带宽100M以上的智慧健康大数据领域生物企业,给予年宽带资费补贴,单个企业可达到100万元;对企业租用的数据存储与保管的自用服务器费用也给予20万元的补贴。
瞄准技术前沿,追踪市场热点,光谷生物城动能不断。到2020年,光谷生物城的生物产业总收入将突破3000亿元,在干细胞、基因检测、医学影像、生物育种等方面位居国际领先水平,代表中国同全球生物巨头竞争。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昕 责任编辑 殷竟成)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