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报道 提高粮食产能稳定底盘,以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加快结构调整,用质量和绿色提升效益和竞争力,2017年,湖北农业发展稳中向好。
粮食产能底盘稳定
农业稳,首先来自粮食产能这个底盘的稳定。春节临近,粮食价格正是一年中最高的时候,监利县的种粮大户林贵香决定把今年收获的5万斤水稻出手,
因为今年合作社有了烘干机和新建的粮仓,林贵香把九月份收获的水稻留到现在卖,三个多月的时间差,让他增收近三千块钱。
2017年,湖北宜城,土壤修复计划让20万亩耕地的有机质含量年均提高0.2%,化肥使用量年均减少10%。
2017年,湖北粮食再获丰收,总产519.94亿斤,同比增长1.79%。而更为可喜的,是产能提升背后的品质提升。在湖北宜城,土壤修复计划让20万亩耕地的有机质含量年均提高0.2%,化肥使用量年均减少10%。土地的碎片化整理也将同步完成。
从产量提升到产能提升,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科技进步是两个重要的发力点,2018年,湖北还将建设高标准农田714万亩,每亩平均产量提高100公斤以上,创办500万亩的优良品种示范样板。
2018年,湖北还将建设高标准农田714万亩,每亩平均产量提高100公斤以上,创办500万亩的优良品种示范样板。
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
随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湖北农业的产业体系正在不断完善。眼下是小龙虾的冬眠期,但湖北的龙虾市场却没有“冬眠”,搭乘中国虾谷360电商快车,潜江的水产老板陈华又接到了一笔新订单。
从种养新模式,到大数据为依托的产业链条,2017年,湖北小龙虾综合产值达851.82亿元,同比增加17.76%。2018年,城乡融合发展,三产融合发展,将成为湖北农业增长的发力点。通过大数据打造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将更多,并力争让农产品加工进入全国前四,休闲农业综合收入提高15%。
绿色发展 稳控全局
农业质量的提升来自于绿色的发展底色,畜禽废弃物处理、有机肥推广、农业地膜回收,一系列举措让湖北农业的面源污染进一步得到控制。在巴东,全域绿色化生产,让巴东成为2017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
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环境的主体区域,2017年,湖北加大护绿力度:禁养区4700多个养殖场搬迁,127万亩围栏围网和网箱拆除,农业部对湖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9.39%,为历年最高,保持全国前列。湖北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将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秸秆综合利用率提升到95%以上,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孙勇 宋杰 责任编辑 罗晓贤)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