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报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湖北大力发展四新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新技术带动 实验室“走”出新产业
在光谷的这个小厂房里,这台3D打印设备,在全球首次成功“打印”出飞机、轮船发动机上的高端金属零件,吸引了美国通用电气、法国空客的接连到访。
传统的3D打印,只能浇筑成型不能锻造,张教授研发的这项“智能微铸锻”技术,可以让高性能金属铸件的制造成本和周期,缩减一半以上。如何让新技术尽快实现产业化?武汉市成立的全国首个科技成果转化局,主动提出合作,成立3D打印工业技术研究院。
加快成果转化,创新体制机制,一项项新技术正应用发展成为新产业。在襄阳,汇尔杰公司的新厂房正在加紧施工,今后,这里将生产一种石头制成的新型环保纤维材料——玄武岩纤维,可用于制造消防服、宇航服。这项技术,正是在政府牵线下,由中科院院士刘嘉麒与公司一同研发的。
从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走”出来的世界首台数字PET-CT,已进入临床审批阶段,一旦量产,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骆清铭教授的脑连接图谱,也正朝着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政府搭台 培育新业态新动能
新业态蓬勃发展。在武汉湾流科技,所有学员通过驾驶模拟器进行培训。这是全国首家VR驾驶培训中心。
为了支持这一新业态,湖北交管部门规定实地训练前要接受不低于4小时的模拟驾驶培训。现在,湾流科技已在湖北开设了4家VR驾驶培训中心,明年还将在全国布局200家门店。通过和教育、医疗、消防等部门合作,公司还开发出了50多款VR创新产品。
出台“新经济十六条”,推进“首台(套)”运用,瞄准全球新兴产业发展动向,湖北正积极培育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昕 刘巧路 宛宇 责任编辑 罗晓贤)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