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尺牍催奋进:以志愿服务执笔 “本禹们”书写青春答卷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群特殊的朋友,就是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服务队的展厅,一个个陈旧的老物件,一副副鲜活的图片,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展示一届届志愿者们在徐本禹的感召下,奔赴全国各地从事志愿服务的动人故事。 

本禹志愿服务队的故事,要从23年前的那个夏天说起。2002年7月,华中农大学生徐本禹到贵州偏远农村开展义务支教,次年,他不惜放弃读研机会,重返当地支教。随后,他的支教故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华农成立“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接力棒从2005年开始传递。丁洁是支教团第3棒志愿者,2008年,她和队员们从华农奔赴贵州大石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这期间,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丁洁还经常和队员们爬山越岭家访,挑水做饭,还因为冻雨,十个手指全被冻伤生疮,疼得彻夜难眠。

从2005年之后,华农招募一批批志愿者接过徐本禹支教的火把,接力奔赴黔鄂两地四校,用青春之光照亮大山的希望。2013年12月5号,“本禹志愿服务队”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的回信,让“本禹志愿服务队”成员们欢欣鼓舞,更觉责任在肩,唯以青春之志,继续奋勇前行。尺牍传情,催人奋进。在回信里,总书记对“本禹志愿服务队”也提出了殷切期望。

2013年以来,一批批志愿者加入本禹志愿服务队,传递志愿服务和温暖。2017年,胡学谦奔赴贵州为民小学支教,7年后,他和队员们教出的学生龙海芬顺利考入华农,这也是支教团22年接力支教以来,第一个考入华农的支教点学生。 

“食科一家人”是“本禹志愿服务队”21支特色分队中的一员,志愿者大多来自华农食品科学方面的本研青年学子,他们发挥专业所长,在学习之余到基层一线,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今天,志愿者们走进社区,给居民科普春节期间如何吃得更健康。

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如今,包含研究生支教团、“食科一家人”在内,“本禹志愿服务队”拥有21支特色分队,志愿者超过了1500人,打造了多个品牌项目,“本禹们”奔赴祖国各地,在义务支教、环境保护等领域,不断探索与实践,在志愿服务中绽放青春之花,书写精彩答卷。

(来源 垄上行 记者 刘余 余睿华 张雅楠 通讯员 蒋朝常 魏子淦 编辑 曹顺 编审 朱兵 监制 杨斌)

责任编辑 曹顺

人已打赏

免责声明

特别声明:本文为“长江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长江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最热 最新
打开{{appName}}看更多 
发表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

{{ item.content }}

{{ formatDate(item.create_time) }} · {{item.ip_location | splitAreaCity}} 回复
{{realSupportList[item.comment_id] || 0}} {{item.comments.length}}
{{ i.passport.nickname }}
{{ i.replyed_passport.nickname }}

{{ i.content }}

{{ formatDate(i.create_time) }} · {{i.ip_location | splitAreaCity}} 回复
{{realSupportList[i.comment_id] || 0}} {{i.reply_count || 0}}
{{item.foldStatus ? "收起" : "展开" + item.comments.length + "条回复"}}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点击加载更多
发送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2501/8a2727d9a28f9af611b9fcc34ad2d9b7.jpg

登录{{siteData.site_name}}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