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该校法学院、涉外法治研究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法学科等承办,北京植德(武汉)律师事务所协办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涉外法治体系建设论坛”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来自国内涉外法治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晓南湖畔,为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开幕式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邹进文、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蔡红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杜焕芳先后致辞。
邹进文指出,当前,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加强涉外法治理论研究,是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客观要求,是参与全球治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要加强涉外法治基础理论的研究,强化涉外法治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的紧密结合,深化法治学术交流的国际合作。
论坛上,与会嘉宾共同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揭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的揭牌,不仅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的诞生,更是一个梦想的启航,它承载着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的使命,肩负着推动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韩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杜焕芳、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何志鹏、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杜涛作主题报告。
本次论坛设置了两场分组讨论,与会专家围绕“涉外法治实践”“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刘仁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徐伟功在论坛闭幕式上发言。
刘仁山指出,本次论坛是一次高水平且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盛宴,做到了热点新说、旧题新说、新题新说,注重基础、面向时代、关注人才培养,坚持对法治的信仰、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助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涉外法治研究院致力于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型智库、人才培养基地和服务机构,将依托法学一流学科平台、对接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厚实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优势,成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的支点,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全球治理方案,为国家的法治进步、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南大国际法的显著贡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办校办、科学研究部、法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论坛。
通讯员:卓张鹏

免责声明
特别声明:本文为“长江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长江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