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3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在武汉组织召开了武创院智能纤维与运动健康技术研究所建设方案专家咨询论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知名学者、行业领军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智能纤维在低碳无源降温、运动、医疗健康、居家养老等领域的应用。用户只需穿戴设备,就可实现户外降温、运动指导、日常健康监测等功能。

智慧运动、智慧健康等领域迎来科技新突破
此次论证会专家咨询组由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湖北大学中国农业碳减排碳交易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红玲任组长,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廖家智,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任王玉萍,珠海芯格善筑投资公司管理合伙人冯鹏熙等来自全国各地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汪晓峰、上海德福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卫忠作为行业合作方出席论证会。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定宇,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刘亚,南昌航空大学环化学院教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原处长彭北青为会议致辞。
经过项目负责人汇报项目内容、项目首席科学家作指导发言、产业顾问介绍合作情况、专家提问项目组答辩、专家组研讨等流程,武创院智能纤维与运动健康技术研究所(简称:智能纤维所)正式通过专家咨询论证。
未来将以智能纤维技术为基础,在智慧运动、智慧健康等关键领域,重点突破落地一批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和原创前沿技术成果。

院士专家跨学科融合 促进国产智能织物“弯道超车”
智能纤维和织物,是智慧运动和智慧健康的关键核心技术,处于新材料、大健康、新能源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均有重大部署。
智能纤维所依托武创院,联合华中科技大学运动与健康智能化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体育学院等国内一流创新平台资源,研发转化若干智能纤维与织物的重大战略性产品,实现“高端引领”,促进国产智能织物“弯道超车”。
该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葛均波担任首席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光谷产业教授陶光明任研究所所长,团队成员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及其他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等30余项,在医疗健康、体育运动等领域等技术领域,获得中国及美国发明专利授权200余项。
研究所所长陶光明教授长期致力于零能耗热管理新材料、智能纤维与织物空间和微创医疗纤维机器人等纤维光电子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工作,曾带领团队创建世界首条光学超材料织物器件生产线,首创无源保暖雪上护脸装备技术,为冬奥会运动员提供“快”而“暖”的无源保暖服务。

纤维“智变” 助力国家生命健康先行示范区建设
该研究所的成立,将助力智能纤维与大健康领域相关技术成果走进现实,走向市场。未来5年,智能纤维所将建成科技面料与产业应用研究中心、运动与健康智能化创新中心及智能健康装备产业融资平台,创办孵化企业若干家,孵化培育上市公司,培养和引进一批领军人才。
武创院院长李锡玲表示,武创院是武汉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综合性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着力将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她表示,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武创院将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构筑良好创新生态体系,集聚吸引国内外创新主体,打造互融共生的创新联合体,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长江云健康

免责声明
特别声明:本文为“长江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长江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