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泰山景区:5月1日起全网全员实名制预约、实名制检票

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5 创34年来新低

全球2.81亿人口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

多肉植物可致幻?海关拦截12株→

台湾花莲近海发生4.9级地震

万敏会客厅|中国“马可波罗”国际探城记

©原创 2019-02-28 17:34  

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城市也不例外

1979年,武汉与日本大分市缔结成国际友城

40年来,武汉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有“国际范”

国际“朋友圈”列表里已有了109个“好友”

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而在武汉,有这么一位“民间外交家”

武汉“民间外交家”余熙

从1991年开始,余熙积极践行“公共外交”理念,在完成新闻本职工作之时,以多为自费的方式,前往70多个国家开展民间国际文化交流和民间外宣活动,有效传播了中国之声,受到中外政府和人民的广泛欢迎。从最开始自发地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到后来被武汉市政府聘为“友诚文化交流使者”,他经历了哪些故事?又有哪些感悟?且看湖北之声《万敏会客厅》主播万敏对话武汉“民间外交家”余熙。

余熙与《万敏会客厅》主播万敏对话

Q:我们知道您最早开始国际人文交流活动要追溯到28年前,也就是1991年,当时您去瑞士办画展。是什么样的一个契机,让您萌生了想要在国外讲述中国故事的想法?

【瑞士初访记】1991年7月,我应瑞士朋友彼德迈耶的邀请,到瑞士中部城市奥尔滕市举办我人生第一个海外展览——余熙水彩画。在办展览期间,我和很多观众有交流。我发现瑞士观众对我们中国的情况了解得很少,不少人问我中国的男人是不是还扎长辫子,中国的女性是不是还缠小脚?我就觉得在资讯如此发达的西方发达国家,怎么会对中国的情况了解这么少呢?因此,我就萌发了想在瑞士做一场演讲的念头。经过彼德迈耶先生和瑞士朋友们的协助,我很快举办了这场演讲。这场演讲是我在国外的第一场演讲,迄今为止,我已经在全世界六大洲演讲了200多场,系统地介绍我们中国的国情,帮助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

余熙水彩作品

Q:据说您早期开展这种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活动都是自费的。自费出访的过程中,有没有特别难忘的故事跟我们分享?

【美国大学生“变身”记】比如1996年我第一次访美国的时候,在美国国务院外交学院访问期间,我向他们讲述中国故事、武汉的故事,对当时学习中文的一批美国准外交官起到了一些触动作用。几年以后,我回到中国,在北京的美国驻华使馆举办我的美术摄影展览的时候,有一位叫詹姆斯的高个子年轻人,远远地走过来。我并不认识他,他当时已经成为了美国驻华使馆的工作人员,他很激动地握住我的手,说:您就是那年在我们学校演讲的中国老师。他说,他还是学生的时候,我的演讲激发了他对中国强烈的兴趣,也促成了他选择到美国驻华使馆工作。

【冰岛游说总统记】我在自费访问冰岛期间,我相继去了四次冰岛,在第一次去冰岛时候,会见了冰岛的总统格里姆松。因为我了解到中国和冰岛当时已经建交38年,两国却没有真正意义上举行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动。我问为什么?他说:这是因为冰岛法律的规定,外国的客机不能直接登陆冰岛,必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欧洲的机场转机,这就导致国际旅费要成倍的增长。由于旅费增长,中国的文艺团很难到冰岛上去演出。于是,我向冰岛总统提议,我说:我冒昧的以中国公民的名义向你提出建议,您能不能承担国际旅费,我们组织一个团过来,你们全额承担费用。通过2005、2006和2007连续三年的努力,中间做了很多的民间外交的工作,总算在2007年9月30号促成了冰岛中国文化节。由时任武汉市委书记苗圩(现任国家工信部部长)为团长,我为团员,武汉文化、文艺界人士组成的中国文化代表团到冰岛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文化交流活动,冰岛2/3以上的国民参加了这个活动。我们是一批批去的,武汉的杂技、戏剧、歌舞、文物展览、美术进行了分批分次的展演,在很大程度上传播了中华文明。

余熙文学作品《约会极地之缘——冰岛八日》

余熙文学作品《约会极地之缘——冰岛八日》

刚开始和总统说的时候他有点不以为然,他说我们从来没有承担过国际旅费,我们可以承担落地费用。我当时特地拿去了2006年我在中国出版的一本中国迄今为止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中国人写冰岛的书,叫做《约会极地之缘——冰岛八日》。我把这本书拿去送给了他,他非常感动,觉得我做事还是比较靠谱,对冰岛也很有感情。来了一趟才八天,居然在中国出版了这样一本书。因此,他对我提出的建议就给予了重视,使以前人们认为的“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Q:2013年,受武汉市政府派遣,您曾作为友城文化交流使者分别到20座与武汉结交的友好城市探访,对当地市长、知名人士、中小学一一进行全方位的采访,还在当地通过举办讲座来讲述中国故事。在您看来,这些友好城市现在对武汉的了解程度跟以前相比有没有加深?

【德国列车命名记】确实有。我记得在德国很重要的一个友好城市,叫杜伊斯堡。我拜访了他的前任市长和现任市长,前任市长叫克林斯。他已经80多岁了,他就是缔结武汉和他们友城的市长,退休多年了。现在市长叫索伦•林克,他也很好,他们两个人是联袂和我会见。会见的时候我特别地告诉了他,武汉一直在努力为推进友城工作,也希望你们也有一个回应。回来后,我就写了书,送给了杜伊斯堡市长索伦•林克。他正好到武汉来访问,万勇市长和我一起当面把书送给他。索伦•林克市长非常感动,我又一次强调,武汉人的这种热情。他说:你放心,我一定会做出努力,不会让你失望。几个月以后我突然收到了杜伊斯堡政府给我发来的邮件,说我们索伦•林克市长亲自促成,将一列行驶在杜伊斯堡城市鲁尔区的客运列车破天荒地命名为“中国武汉号”,还请示了德国联邦铁路局批准,这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用外国地名来命名列车名。现在“中国武汉号”依然在鲁尔区行驶,人们一看到"武汉"就知道它是我们遥远的友好城市。

德国首次以别国城市命名列车——“中国武汉号”

【加拿大市长取名记】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区的一个卫星城——万锦市,总人口的51%是中国人,而中国人当中一半以上是湖北人、武汉人,简直就是“小湖北”、“小武汉”。在万锦,商店的标识都是直接写中文,在马路上碰到一个中国人是习以为常的事。我去了以后,当地朋友就介绍,说我们带你去薛家平市长那里。我一听以为是个华裔,结果去了一看是个地地道道的加拿大人,叫弗兰克•斯卡辟提。正因为中国人在万锦市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半数,他们市长是靠选票选上,选民中间一大半都是中国人,他就把自己西方的名字改成了中国的名字。他还特别给我解释了,“薛”是在他的英文名字中间取了个谐音,“家平”,是家和万事兴、世界和平。他说我在这里做市长,我们城市的终极发展目标就是要家庭幸福,世界和平,所以取了“家平”。因为当地华人非常支持他,薛家平后来还连任。前年的春节,在多伦多市中心一个最有名的广场,一些中国留学生和中国人突然拿出了乐器、彩绸,来了一场带有中国元素的“快闪”。这时,薛家平从人群中走出来,大家都认识他,一看到他出来都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他拿着几个麦克风,站在广场中心,声情并茂地用中文唱出了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在场所有人都惊叹和欢呼。

加拿大2016年人口普查统计——万锦市人口

Q:马可波罗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们知道根据他自述而写成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游历到中国的所见所闻,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您这么多年的国际人文外交活动,不少外国媒体都把您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您这么看待这个称号?您觉得您在这些外交活动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马可波罗”由来记】第一次正式用这个称谓是1994年德国媒体引述了当时的不莱梅市长在我的画展的开幕式上的发言,称“余熙先生是当代中国的马可波罗”,所以后来一些媒体就不断的引用,包括美国、法国好多家媒体都在引用,在国内也有很多媒体在用。这样一个沉甸甸的比喻、称谓放在我身上,是非常不敢当的。但是马可波罗作为古代国际交流的勇士,一个先行者,他的精神对我有激励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用它来激励自己,我觉得这是一种力量。

余熙纪实文学作品《余熙探友城》

【武汉大分建交记】民间外交最核心的一个字就是“民”,“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是习近平主席多次说过的一句话,人民与人民之间在心灵沟通上所产生的作用,影响力是巨大的。日本大分市是改革开放40年来,武汉结好的第一个国际友好城市。1979年,时任武汉市市长刘惠农与大分市佐藤益美市长签署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

1979年9月7日,时任武汉市长刘惠农与大分市长佐藤益美签友城协议

2013年年底,我在大分市访问了市长佐藤益美,老先生已经93岁高龄了,都无法站起来,身体非常虚弱,耳朵听力非常有限,但说话还很清楚。外办的一个官员就拿着小黑板,用粉笔把我要问的话写在黑板上递给他看。他看了以后,反应非常迅速,马上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我做了非常详尽的记录。走的时候,佐藤老市长挣扎着想站起来送我,我跟他拥抱了一下,说谢谢您,您就坐在这里和我告别就行,我希望您能够健康长寿。结果等我上了车,他的夫人追到我车子跟前,朝我鞠躬,这位夫人也是90多岁的高龄。我向他的夫人回礼的时候,突然看到此生难以忘怀的一幕,佐藤益美老市长挣扎着从他家里走出来,扶着房间斜坡的扶手一步一步缓慢地走了出来,站在门外朝我招手,我赶快跟司机说停下,把车窗摇下来,拿出相机拍下了这一幕。

2014年,老先生溘然长逝。2015年,我在武汉美术馆举办余熙友城纪实摄影作品展览的时候,向当时的唐良智市长说了这个故事,他感动得眼眶发红。一个这样善良的老人如此热爱中国,热爱湖北,热爱武汉,尊重我们的友谊。而且对促进两国友好关系和友城发展作出了如此大的贡献。这位老市长,他的形象、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一直永远的沉淀在我内心深处,我把武汉和他的故事写成了文章,拍成了照片,进行展示和发表。

2001年大分市举办武汉美食节,武汉小吃“豆皮”、“面窝”等漂洋过海,深受大分市民欢迎



责任编辑 湖北之声
进入长江云新闻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 聂海胜武汉开讲: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 我在南极533天,拍下最美极光
  • 夏日感扑面而来 全国“短袖出场地图”来了!
  • 骑自行车上路因无牌被罚50元 南京交警回应:撤销处罚
  • 全球2.81亿人口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
评论 最热 最新
打开长江云新闻看更多 
发表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 "" }}

{{ item.content }}

{{ formatDate(item.create_time) }} · {{item.ip_location | splitAreaCity}} 回复
{{realSupportList[item.comment_id] || 0}} {{item.comments.length}}
{{ i.passport.nickname || "" }}
{{ i.replyed_passport.nickname || "" }}

{{ i.content }}

{{ formatDate(i.create_time) }} · {{i.ip_location | splitAreaCity}} 回复
{{realSupportList[i.comment_id] || 0}} {{i.reply_count || 0}}
{{item.foldStatus ? "收起" : "展开" + item.comments.length + "条回复"}}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点击加载更多
发送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1902/be66337140a12094fe5849830195a09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