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居民的幸福感升级,但改造后的小区,仍然面临着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武汉市硚口区的一个社区里,就来了几位“兼职员工”。
何凡是一名外卖配送员,下午五点半,在最忙碌的晚高峰,他准时赶到店里取餐,但这一单不太一样。
外卖员何凡:“我在群里看到网格员发了个信息,说有个老人要送餐,反正也要到这片来,我就接单了,我们都是免费的。”
外卖员为何会免费配送?这还得从荣东社区食堂的一处爱心窗口说起。在这里,外卖、快递人员,仅需7元,就能吃到两荤一素,比其他人便宜了一半。
武汉市硚口区荣东社区书记潘丽娟:“我们幸福食堂签订了一个,针对他们快递(外卖)小哥的爱心协议,他跟我们辖区的老年人提供免费送餐,我们给他们服务一餐这种方式。”
一次免费送餐,换一次半价午餐,这样的爱心交换,既能让外卖小哥省钱,也能让社区工作人员省心——据统计,在荣东社区,需要上门送餐的独居老人有30多位,但社区工作人员仅有12位,外卖小哥的加入,解决了社区的人手问题。
外卖员何凡:“7块钱对我们来说很实惠,我们吃饭有也没有固定的时间,他们可以帮我们预留起来放到保温箱里,所以我们就喜欢在这里吃饭,大家也比较喜欢接这种单子。”
此外,外卖、快递人员,每天都会走街串巷,上门入户,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居民需求,从而参与社区治理。于是,荣东社区在机制上灵活创新,设立了“小巷顾问”的岗位,为外卖、快递人员颁发聘书,提供专属纳凉点,并实施积分制管理,让他们既有归属感、又有获得感。
武汉市硚口区荣东社区书记潘丽娟:“我们对接了一个点赞积分奖励制度,通过他们上报的信息,我们发现一条点一个赞,点赞累积到一定的分数,跟他们置换一些小的礼品。”
通过共享社区服务、社区福利,“小巷顾问”参与社区共建的积极性,被大大提高,而多元主体参与,也夯实了社区治理的能力。外卖人员何凡在送餐过程中,就会特别留意社区需要解决的问题。
外卖员何凡:“115号那个1楼到2楼转角的灯不亮了,对对对,声控那里估计坏了。天黑了,居民们很不方便的,刚才路过有几个居民也在说这个事情。”
武汉市硚口区荣东社区书记潘丽娟:“(外卖)小哥应该说是补这个漏洞的,网格员没有察觉到的一些小的问题,他可能在他的工作时间段能够及时反映出来,利用他们的特殊性,一起来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的活动中。”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张君妍 李琨 曹文超 实习生 朱诗果 通讯员 李放军 詹鸥 责任编辑 谢宝莹)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