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起名随心所欲?可个性但别离谱!规定戳→

全球极危物种濒临灭绝!全国只剩一只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

华表奖现场力推!五一档大波国产影片即将上新

我国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5星

起名随心所欲?可个性但别离谱!规定戳→

全球极危物种濒临灭绝!全国只剩一只

揪出早期胃癌,上演“人机对决”! 国内消化内镜高手组团在汉“PK”人工智能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2022-08-01 16:50  

7月29日,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医院承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胃早癌识别“人机大赛”在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百余位消化内镜高手汇聚一堂,与一套消化内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内镜精灵”,展开一场引人关注的“人机对决”。

这场持续3小时“到底是谁先揪出早期胃癌”的比赛结果,则是“内镜精灵”战胜了31位消化内镜医师。

早期胃癌诊断领域的“人机大战”

“精灵杯”全国早期胃癌诊断大赛是国内消化内镜领域的知名赛事,今年已经是第二届。参加本次大赛的31位消化内镜高手,均是来自全国各地多家三甲医院经验丰富的消化内镜医生。而他们的对手“内镜精灵”(ENDOANGEL),是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医院于红刚教授团队自主研发、领跑全球的消化内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该项研究成果刚刚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相关创新成果发表在《GUT》、《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Endoscopy》等行业学术顶级期刊上,赢得了国内外消化内镜专家的高度认可。

按照比赛规则,31位参赛选手和AI(人工智能)选手,同时观看100段胃镜检查的视频,人类与AI现场对抗,看谁能更准确、快速地识别胃镜影像中的早期胃癌。

“这些病例都是已做过病理诊断、有金标准结果的胃镜检查影像,分别来自武汉、上海、郑州、广州等全国十余家大型三甲医院。”本届大赛主席于红刚教授介绍说。

在大赛主席宣读完比赛规则后,选手根据抽签号码统一入场进入指定答题区域,在电脑面前开始“马拉松”式的比赛。赛场另一边的会场内,消化领域的专家大咖正在进行精彩授课和对比赛病例的专业点评,同时在直播大屏中对本次比赛的选手进行监督,保证本次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

比赛结果:“内镜精灵”完胜内镜医师

大赛分为白光场(30分钟)和染色放大场(两个半小时)上下两个半场进行。比赛开始后,参赛医生们都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不敢有丝毫分神。

“人机PK,需要在30分钟的时间里,看完100段视频并做出判断,这种体验确实很紧张、刺激,强度也比较大。”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的消化内科医生阳光在白光场比赛结束后感慨。在以往的诊疗中也使用过内镜精灵的阳光医生表示,与人脑相比,人工智能学习能力强、判断快、准确率较为稳定,是临床医生很好的助手。

最终经过3个小时的激烈比拼,获得2022(第二届)精灵杯全国早期胃癌诊断大赛前3名的内镜医师分别是:来自济南市中心医院的朱晓妍(75.92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李为光(75.71分);重庆市人民医院史立伟(74.15分)。

而最令人瞩目的“人机大赛”结果,则是人工智能完胜。内镜精灵作为神秘0号参赛选手,在高手云集的大赛中获得了84.67的最高分(内镜精灵不参与选手获奖,只计算排名),在精彩纷呈的“人机对决”中上演“机智过人”的精彩一幕。

“内镜精灵今年的比赛成绩非常优秀!和2020年第一届比赛获得第三名的成绩相比,说明经过两年时间,它的实力又有了长足进步。”于红刚教授在总结比赛时表示,作为内镜医师的‘第三只眼’,内镜精灵能及时提醒医生不要放过检查死角,尽早识别可能有问题的消化道部位,辅助识别诊断病灶并进行分型,显著提高病灶诊断准确性、实现手术决策最优化。这个“好帮手”将会造福全人类。

识别消化道早癌,AI是医生得力助手

“早期胃癌的诊断一直是临床的难点和痛点。设计内镜精灵的目的,就是帮助医生来早期发现肿瘤。”作为“内镜精灵”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于红刚教授介绍,目前我国消化道肿瘤高发,消化道癌主要包括: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这三种癌,尤其胃癌,在早期发现五年生存率90%,一旦发展到中晚期,治疗费用高,过程痛苦且漫长,且五年生存率低。

于红刚强调,消化道早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早期发现肿瘤,治疗效果才截然不同。不仅可以通过内镜手术完整切除,而且能做到完整微创,对病人来说有巨大意义。

于红刚教授介绍,以往识别早癌靠的是医生的眼睛和经验。但有时候病灶很微小,或者病灶藏得很隐秘,往往导致医生难以鉴别。而一般临床培养一个高水平的胃早癌诊断医生,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培养过程也很艰难。

如果利用内镜精灵来协助筛查,极为利于胃肠道早癌的早期发现。于红刚教授颇为自豪地介绍,内镜精灵能够做到,不论是哪个层级的医生,即使在最偏远的地区,只要在它的辅助下,医生就可以完成一台高质量高水平的内镜检查,可以避免检查盲区,并且主动识别消化道早癌,尤其是胃早癌。

“对癌症来说,并不是通过好的生活习惯就能避免,实际上是需要通过胃肠镜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进行有效的防治。”于红刚教授建议超过40岁的人群,最晚从50岁开始,最好保持1-2年做一次胃镜,5-10年做一次肠镜的频率。


通讯员:张晓衡 池霞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梦菲

责任编辑 余梦菲
小贴士
2步分享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分享给指定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进入长江云新闻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 来自湖北的他们,今天登上人民大会堂领奖台
  • 如何高标准建设美丽湖北? 六大行动18项任务画出路线图
评论
打开长江云新闻看更多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2208/98d531e505bd2cebf7cee97439d754e3.png
{"appId":"wxcccd4eaac7d51769","nonceStr":"8UPZgVI9uEU2WZ3m","timestamp":1745845809,"signature":"21bf37bbfd541d7399926a1f8dd3a9faf97effaa","link":"https:\/\/m.hbtv.com.cn\/p\/2246121.html","desc":"\u4e8e\u7ea2\u521a\u6559\u6388\u9887\u4e3a\u81ea\u8c6a\u5730\u4ecb\u7ecd\uff0c\u5185\u955c\u7cbe\u7075\u80fd\u591f\u505a\u5230\uff0c\u4e0d\u8bba\u662f\u54ea\u4e2a\u5c42\u7ea7\u7684\u533b\u751f\uff0c\u5373\u4f7f\u5728\u6700\u504f\u8fdc\u7684\u5730\u533a\uff0c\u53ea\u8981\u5728\u5b83\u7684\u8f85\u52a9\u4e0b\uff0c\u533b\u751f\u5c31\u53ef\u4ee5\u5b8c\u6210\u4e00\u53f0\u9ad8\u8d28\u91cf\u9ad8\u6c34\u5e73\u7684\u5185\u955c\u68c0\u67e5\uff0c\u53ef\u4ee5\u907f\u514d\u68c0\u67e5\u76f2\u533a\uff0c\u5e76\u4e14\u4e3b\u52a8\u8bc6\u522b\u6d88\u5316\u9053\u65e9\u764c\uff0c\u5c24\u5176\u662f\u80c3\u65e9\u764c","title":"\u63ea\u51fa\u65e9\u671f\u80c3\u764c\uff0c\u4e0a\u6f14\u201c\u4eba\u673a\u5bf9\u51b3\u201d! \u56fd\u5185\u6d88\u5316\u5185\u955c\u9ad8\u624b\u7ec4\u56e2\u5728\u6c49\u201cPK\u201d\u4eba\u5de5\u667a\u80fd","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008\/202305\/2336336c2f3e0f3d6d36e40d2246c7b6.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