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家长都知道,
用眼时间过长、读写姿势不正确、
包括遗传因素等等原因,
都会对视力产生损害。
但你可能不了解,还有这些“隐形杀手”,在暗暗损害孩子们的视力......7月7日,由光谷同济儿童医院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大健康发展中心共同策划的系列科普直播《儿童百“科”全说系列 | 做最亮“眼”的崽》正式开讲。本场直播邀请到了光谷同济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平,为大家带来近视防控锦囊。
容易被忽视的“视力杀手”
1)缺乏户外运动
科学研究发现,户外时间少、近距离工作时间长的孩子近视发生率是户外时间多、近距离工作时间短孩子的2.3倍。
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呈显著相关,户外光照强度更高、视网膜照明增加、多巴胺释放增加,从而抑制了眼轴增长。
王教授建议每天户活动不少于2小时,而不是集中在周末长时间户外活动,只有均匀分配时间才能更有效的防护,即使是阴天的户外活动也有近视防控效果。
2)不良的用眼环境
室内光线一定要充足,这里的光线不仅仅是指台灯,还包括房间顶灯等背景灯的亮度,只有这些光线都够亮了,才能起到预防近视,减轻视疲劳作用。所以孩子夜晚学习时,除了台灯,还要打开房间顶灯,进行双光源照明。
3)吃出来的近视眼
偶尔吃一点甜食对眼睛不会有明显的影响。但为了保护眼睛的健康,应当控制甜食的摄入。
那应该怎么吃才对眼睛好呢?
王教授告诉大家,首先,需要多样化饮食——有些孩子偏食或挑食,眼睛生长发育和维持功能所需要营养供给不足,会对视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引导孩子多吃水果蔬菜,摄入鱼类、豆制品和鸡蛋等优质蛋白,也可适量食用胡萝卜、蓝莓等富含对眼睛有益维生素的食物。
防控近视锦囊一:火眼金睛
招式一:一年两次视力筛查
小学以及中学是近视的高发阶段,尤其是 6岁之前儿童的屈光状态会随着眼球的发育而变化,通过定期检查、合理干预发展状态,能够及早发现孩子的屈光异常及各种眼病,避免成为高度近视,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爸爸妈妈们在判断孩子视力是否正常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因素,正常情况下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可简单记忆为:正常视力标准大约为年龄乘以0.2。如果孩子验光结果低于这个标准,建议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招式二:发现近视的可疑征兆
防控近视锦囊二:“冻结”近视度数
招式一:ok镜
OK镜又称角膜塑形镜,在夜间佩戴,通过硬性角膜接触镜片把角膜中央变平,改变了角膜的曲率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目的。OK镜矫正近视是暂时、可逆的,停戴一段时间度数会反弹回来。
且国家规定8岁以上儿童才可使用OK镜,并且需要佩戴者身体和眼部健康、角膜形态符合条件才可以佩戴。
招式二:低浓度阿托品
研究发现,0.01%阿托品滴眼液可有效延缓近视进展,但是必须在医生指导和监测下使用,不可自行购买。
防控近视锦囊三:对症下药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近视手术
近视屈光矫正手术有很多方式,究其实质无外乎两类:
减法手术,在我们的角膜上雕饰或取出一部分角膜。
加法手术,即在我们的眼内植入一个凹透镜。
1、减法手术:也就是“角膜激光手术”。
2、加法手术:即在虹膜和晶状体之间植入一个超薄晶体的“晶体植入手术”。它与激光手术不同,不切削角膜,因此这种手术不需考虑角膜厚度,是高度近视(≥600度)及超高度近视(≥ 1000 度)患者的首选。
王教授告诉大家,近视屈光手术,并不是哪个贵哪个就好,要根据患者的不同,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
要提醒大家一点,近视手术效果因人而异,并不是做了之后就能百分之百拥有好视力,术后护理不到位以及一些不良的用眼习惯,也会影响到后续的效果。总之,近视手术是在充分权衡风险和收益之后的选择。
防控锦囊四:防患于未然
1、遵循“20-20-20”口诀
阅读、书写和使用电子产品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20英尺(6米外)远方至少20秒以上,有助于放松睫状肌的调节。
2、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幼儿园、小学生每天睡眠不低于10小时,初中生睡眠不低于9小时,高中生睡眠不低于8小时。
3、按摩眼部或毛巾热敷
每天做眼保健操对于缓解眼疲劳有着非常好的帮助,在家时则可以通过毛巾热敷(蒸汽眼罩)的办法,促进眼部血液的循环,进而起到缓解眼部疲劳的作用。
4、使用人工泪液
人工泪液可以起到滋润眼睛的作用,从而缓解疲劳、干涩的症状。
截至7月7日20:00,本场直播在长江云客户端播出,获长江云客户端推荐频道、直播频道、健康频道焦点图推荐,总观看量41.5万。
欢迎扫描下方海报上的二维码
观看本场直播回放
↓↓↓
7月8日晚19:00-20:00
儿童百“科”全说系列科普直播
《战胜先心! 宝贝“心”事我来守护》
欢迎继续收看
通讯员:童萱
编导:温镒铖
摄影:易亚平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杜若希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