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省各地党员干部持续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解决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在襄阳市谷城县,当地纪委监委组织21个小分队,深入180多家规上企业走访调研,面对面为企业解难题。
这几天,在襄阳市谷城县中林纺织有限公司门前,来往的货车进进出出。眼前一片繁忙的景象,让企业负责人寇中元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襄阳市谷城县中林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寇中元:“前几天清云路8号门牌号被批准以后,现在正在上导航,以后送货买货的车辆能直接开到厂门口,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兜圈子了。”
过去,企业门前的这条路并没有路牌,导航软件显示的也是“无名乡村路”。每当遇上外省送货车辆时,企业都是有苦说不出。
襄阳市谷城县中林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寇中元:“有一次急着要一车棉花,联系了山东的物流公司,定位也发过去了,人家一看是个乡道,当场就拒绝了,最后没办法转1000块钱保证金,司机才愿意过来。”
816-1320海南定安专线司机杜灿雄:“一导航这里是乡道,我们不敢过来。”
当年建厂时,为了场地宽敞,中林纺织特意将地址选在了谷城县郊,没有几家企业入驻,大伙对于路牌的事也没上心。后来随着厂区规模扩大,企业多了,没有路牌成了困扰大家伙的难题。
襄阳市谷城县中林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寇中元:“以前进出很不方便,也想过找其它部门协调,但是不知道归谁管,我说我们自己(给路牌)起个名字,人家又就不认,也没办法,以前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给司机指路上面了。”
6月初,谷城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公司,寇中元向他们反映了自己需求后,工作人员立刻“接单”处理。
襄阳市谷城县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组组长秦俊波:“一开始我们觉得给道路起名可能就是民政部门一家的事,应该很快,找过去才发现还涉及交通、城管、开发区等多个相关单位。”
原来,早在2014年这条路就已经被省地名办命名为“清云路”,但因为涉及国省道,对立牌有严格规定,所以当时并没有单位申请,就被搁置到现在。了解情况后,纪委监委立马牵头相关部门一起来解决。
襄阳市谷城县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组组长秦俊波:“这边民政上刚把名字确定好,那边交通就进行备案,城管、住建进行勘测,六月中旬就把路牌立起来了。”
如今,在谷城县303省道与企业大道的路口,崭新的“清云路”指示牌格外显眼,中林纺织的门牌号也按顺序编为“清云路8号”,后续将道路信息录入导航系统的工作也正在同步进行。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甘泉 张雪晶 谷城台 通讯员 阮班明 童光辉 责任编辑 李小涵)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