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代表们结合切身体会说发展、道变化、谈期盼。
在大会召开之际,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专栏《“字”说新语》,如果用一个字来总结自己领域、行业五年后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党代表们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呢?这一期我们来看省党代表田淑娴的故事。
关键字:绿
讲述人:省党代表、赤壁市娴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田淑娴
我用“绿”字总结我在农业生产上的追求和标准,努力做到生产技术绿色高效、农产品绿色健康,实现乡村“绿富美”。
我喜欢绿色,喜欢在田野里奔跑。读高中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生物,就对生物产生了浓厚兴趣,那时候萌发了做一个“现代庄园”的梦想。大学的时候,我报考了生物技术专业,研究生阶段继续在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领域学习。
2017年,我辞掉杭州的工作,和父母一起在自家十多亩田里养起了龙虾。我将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应用到实际,用微生物调节水质,用微生物发酵饲料,这样比原来养殖的成本节约了一半,还对环境无污染,亩产值可以从500元增加到4000元。
一年后,我创办了娴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将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到了1000亩。2018年下半年,我调整种养模式,尝试在稻田内养鸭,开始了“虾稻鸭”共作模式。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养殖业,风险巨大。刚开始我没经验,买了5000只鸭苗,一天就互相踩踏死了1000多只,损失了8000多元。当时我就慌了,在想自己的决定是不是错了。
晚上,我就给湖北省农科院梁振华教授打电话请教,他让我给鸭子们足够多的饮水器,分散密度,给小鸭子擦干保暖,后来死伤情况大大减少。
这五年来,我身经百战,现在遇到事情也不慌了。总结经验,迈过难关,“虾稻鸭”共作模式越来越成熟,一亩田可以产出300斤以上的7钱小龙虾、1000斤左右的“虾鸭米”稻谷,一亩田平均收益在7500元。
目前,我们的合作社已建成多个专业实验室和生态稻虾鸭基地,销售合作社产品的“娴子生态”微店,年销售额达500多万元,带动了附近3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
作为农业一线的党代表,我将继续坚持绿色创新发展理念,坚守生态环境底线,从实践出发,试验形成环境友好的技术标准,通过技术输出和智慧农业托管,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降低种养殖风险,减少成本,帮助更多的农民实现稻田绿色高效管理,让土地越种越肥,农产品越来越健康,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同时,我还将不断探索适用于湖北地区的“虾稻鸭”产业一体化、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模式。通过绿色农业的发展,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做大金山银山的“价值”,让山清水秀滋润家乡人民,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监制:郭小容
编审:康耀方 夏金 彭云鹤
记者:谢雅静
设计:邱方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