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
是“荆”彩奋斗的五年
是“荆”彩更新的五年
是“荆”彩变化的五年
在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前夕
湖北广电记者走上街头采访市民
来看看市民眼中的“荆”彩变化
系列报道:《看我“荆”彩十八变》
今天看《老年轮滑队,滑出健康新生活》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数十名老年轮滑爱好者在汉江湾体育公园翩翩起舞,他们穿着轮滑不时变换身姿做出单燕飞、弓箭步等花样动作。一曲结束,朱德珍老人滑到场边,一边擦汗一边说:“每个周末,我们都会聚于此,一起训练、一起编排轮滑舞蹈,挺开心的。”
今年63岁的朱德珍是先锋轮滑俱乐部负责人,学习轮滑已有十年。说起武汉的公园建设,她感触颇深。“轮滑运动需要有相应的场地,像空旷的广场、公园再适合不过。但以前找个合适的场地,要跑好远,很不方便。现在身边的公园多了,家门口就能滑。”
自从汉江湾体育公园全面建成开放后,朱德珍和她的轮滑队友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每天在汉江湾体育公园慢跑、徒步,晨起呼吸着一天的朝露,夜晚看落日余晖。在这里,还可以玩玩轮滑、打打羽毛球,空旷的场地,使得一些受到场地限制的运动也能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
朱德珍说:“现在,我们还经常组织队员到武汉三镇不同的公园去‘刷街’,青山江滩、金银湖湿地公园、菱角湖公园等等。场地多了,学轮滑的人也越来越多。十年前,俱乐部刚成立时,仅20余人,现在已达到700多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像我这样的老年人。”
近年来,湖北大力建设百姓家门口的公园绿地,让老百姓“家门口的公园梦”成为现实。休闲公园多了,“去哪儿锻炼”不再难。
这五年,湖北各地的公园绿地建设成果显著。↓↓↓
武汉:步行10分钟就可以走进一个公园
沿江一号口袋公园
截至2021年底,武汉各类公园数量已达700余个,其中城市公园145个,口袋公园350个。此外,还建成了一批郊野公园和社区公园。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14.82平方米,相当于5.2张标准双人床(1.5米×1.9米)大小。根据“千园工程”设定的目标,到“十四五”末期,2025年,武汉力争建设的各类公园总数达到1000个。届时,无论你从哪个地点出发,只需要步行10分钟,就可以走进一个公园。
武汉江滩公园建设全面提速,2022年年底,基本贯通城区段江滩,预计2025年实现百里江滩岸线全市贯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江滩公园。
咸宁:聚力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咸宁十六潭公园
2018年以来,咸宁市提出将公园城市的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目前已建成十六潭公园、潜山公园、青龙山公园、淦河公园、桂花公园等综合性公园,以及学子园、拓荒园、石景园、冯京园等25处社区公园。“十四五”期间,计划建成6个综合性公园、6个专类公园、2个郊野公园,同时,在街巷拐角处、社区街道旁,建成社区公园、小游园和带状景观绿地。
襄阳:建设全国最大的城市公园
襄阳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
2019年5月,襄阳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项目开工建设,占地面积513.9公顷的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公园。项目总体分为汉水文化珠链区、绿色生态保育区、生态体验游赏区三个板块。是全国最大的在建城市中心生态公园。鱼梁洲将集中生态资源优势,集聚文化、旅游、康养、运动等要素,充分发挥优化城市环境、带动文化旅游发展的独特优势,真正建成襄阳的生态绿洲和城市绿心。2022年6月,一期项目陆续向市民开放。
湖北省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
“擦亮小城镇”三年行动
各市州计划投资共841亿元
截至目前
建成2446座乡镇口袋公园
至2025年,全省还将新建或改建
体育公园150个
健身步道2000公里
身边的这些可喜变化
你感受到了吗?
监制:郭小容
编审:康耀方 林如峰
记者:李桓 冉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