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对于即将开幕的党代会,代表们结合切身体会说发展、道变化、谈期盼。
在大会召开之际,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专栏《“字”说新语》,如果用一个字来总结自己领域、行业五年后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党代表们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呢?这一期我们来看省党代表肖桂林的故事。
关键字:创
讲述人:省党代表、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显影材料研发部部长 肖桂林
我选择“创”字来总结以及展望我深耕材料的这14年。
这些年来,我们在材料领域走了一条“追赶创新”“平行创新”和“引领创新”之路。从传统打印复印耗材领域的彩色兼容碳粉到半导体新材料领域的抛光液、聚酰亚胺浆料,我带领团队打破一个又一个材料领域国外垄断、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的核心密码就是——不懈探索。
为了生产出国产彩色碳粉,我和成员们常年泡在实验室,一年几千次实验,三年间从不间断。目前这一产品在国内兼容彩色墨粉市场占有率达85%,并出口美国、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为公司创造了近20亿的销售额。
为了生产柔性屏的关键基材,我带领团队耗时5年,完成了相关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目前鼎龙建成了国内唯一的年产1000吨柔性OLED用PI材料生产线。
从传统的墨粉,到柔性显示屏幕材料,再到如今光电半导体材料,我深深体会到,“卡脖子”材料国产化之路是一条非常艰辛的路,两个字总结就是“烧”与“熬”。公司在研发上要做好大量资金投入的准备,在国内没有借鉴,在国外与外企抗衡,自主研发必定是非常“烧钱”的。然后就是“熬”,研发人员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对标国际巨头,加班加点是常态,研发途中会遇到失败,但是不能灰心,要熬到成功。
作为党员,同时也是公司研发领域管理者,我必须发挥好领头作用,要把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自己的一些经验传递给公司每一个科研人员。在湖北鼎龙,一支由60名博士、200多位硕士组成的技术骨干党员突击队,正向着更高的目标发起了冲击!
监制:郭小容
编审:康耀方 林如峰
记者:刘蕊俊
设计:梁意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