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长,赶紧准备好手术间,急诊患者马上就到!”6月8日中午,同济医院肾内科病房,何凡副教授一说完这句话,大家就知道,今天的“日间病房”里,肯定“有故事”。
上午9点与医生视频通话,10点从家里出发,中午1点到达医院,3点手术,下午5点出院。仅用8个小时,家住仙桃的段老就解决了突发的透析通路急性长段血管堵塞问题。
长期透析患者常常因血管通路发生狭窄、血栓等影响到透析治疗效果,甚至无法透析。而血管通路一旦出现问题,往往需要肾内科、超声影像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合作解决,患者要在多个科室之间来回“折腾”。
同济医院肾内科副主任、透析血管通路亚专科负责人何凡带领团队采用“日间病房”管理模式,即24小时内安排患者住院、检查及手术,快速而又准确的“一站式”帮助患者解决血管通路出现的各种复杂疑难问题,保障患者正常接受透析治疗。
79岁的段老是一位有10年“透龄”的老同志,6月8日一大早出现了让他心惊胆战的事——内瘘血管震颤突然消失,伴随而来的是右臂疼痛逐渐加重和肉眼可见不断扩大的红肿。
“何教授,您看看我的内瘘血管,没有搏动了,右胳膊整个肿的好大,手也是越来越疼,这可怎么办呀!”视频电话里段老着急的说着自己的病情。
“段老,您先坐下来,按我说的做,您深吸气,平静一下呼吸,先冷静下来,咱们慢慢把手放在您的内瘘血管上,细致的感知一下,是搏动和震颤都没有了吗?还是有微弱的一点点震颤?”何凡的话让段老慢慢放松下来。
“仔细一摸好像还是有一点点搏动的,但是完全没有震颤了!”
“您昨天晚上睡前有没有按照要求摸一摸它?”
“摸了摸了,昨天晚上睡前还是好的呢。”
“那应该是急性堵塞,需要您今天上午来做个手术,做完了,血管通了下午咱们就可以出院了。明天可以正常在当地医院进行透析的。”
“那可真是太方便了!我马上就来!”
下午3点何凡为段老进行手术,术中从段老的血管通路里取出了长达30厘米的暗红色血栓,段老的血管通路恢复了“熟悉”的震颤音,下午5点经评估符合出院标准后,出院回家。
据悉,从2017年起,同济医院肾内科血管通路团队构建了慢性肾脏病尿毒症患者云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帮助患者做好自我观察自我管理,并对突发的血管通路问题开通“日间病房”24小时绿色通道,保住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截止目前,已有500余名尿毒症期患者通过“日间病房”解决了突发的血管通路问题。
通讯员:邓国欢
摄影:齐剑东
编辑: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