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母亲河、发展母亲河,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的牵挂。
2016年1月,2018年4月,2020年11月,上游重庆,中游武汉,下游南京,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长江,并三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从立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规矩,到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从强调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到赋予长江经济带“五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擘画出一副宏伟蓝图。
殷殷嘱托,时时不忘。五年来,作为长江大保护主战场的湖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勇担生态大省重任,一幅绿色画卷在荆楚大地,长江两岸徐徐展开。
——这五年,湖北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强力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442家,全省长江干线取缔非法码头1211个,腾退岸线149.8公里,生态复绿856万平方米。严格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妥善安置2.37万名上岸渔民。
——这五年,湖北保卫碧水蓝天净土。“工业源、移动源、面源”三源齐控,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共治,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确保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打好净土保卫战。
大江奔流,绿意葱茏,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美丽湖北,正在书写新的绿色篇章。
行走长江岸线湖北段,我们首先来到上游宜昌,这里拥有232公里长江岸线,是三峡库区重要生态屏障。眼前这段8公里长江岸线的整治即将在本月底完成,这里是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江豚、中华鲟等长江生物常年栖息于此。
武汉游客冯建国:“我走了很多长江岸边,我看了一下,宜昌很美的,一半山一半水,江山有水,绿得美得没话说了。”
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杜康:“岸线不仅更美更靓了,长江生物的成长空间和环境更好了,长江(宜昌段)江豚的数量也从以前的几头现在升至为十几头,也证明我们长江的环境是越来越好。”
2018年以前,这片沿江地带多年来一直遍布各种工业码头和砂石场,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则泥泞不堪。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提出后,湖北省坚持铁腕治污,于2018年启动了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首当其冲的便是非法码头整治专项战役。四年里,这段8公里长江岸线码头全部拆除、排污口全部关闭,换来的是162万平方米绿地,相当于226个足球场。
宜昌市园林绿化建设管护中心副主任吴宏伟:“使长江岸线还绿于民,水更清了、岸更绿了,同时景更美了。”
与码头整治同时进行的,还有对“化工围江”的破解。湖北省沿江化工企业众多,其中“三磷”企业约占长江流域7省市总数的四分之一。治理“三磷”污染,成为湖北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不得不面对的难题。2018年,湖北省印发了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清单,打响了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专项战役。全省至今已累计关改搬转442家沿江化工企业,“壮士断腕”般的有力治理之下,“化工围江”的局面得到破解。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流域处副处长刘畅:“2025年底前,完成剩余39家沿江企业关改搬转,2022年底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顺畅、监管有力的船舶和港口污染治理格局。”
一系列生态重大工程的实施,陆续解决了长江沿线水中、岸上的问题,长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湖北省190个国控断面(水域)的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3.7%,劣Ⅴ类断面持续为0,超额完成国家下达年度目标任务,水清、岸绿、河畅的长江绿色生态廊道正在形成。在长江湖北段的中游的荆州松滋市,曾经码头众多的岸线,蜕变为滨江公园,沿线村民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
荆州松滋市涴市镇主任科员王家勇:“投入6500多万元资金,对长江岸线16.5公里进行了复绿,复绿面积达3000多亩,建成古乐乡公园、张家河湿地公园、南河人家等休闲娱乐场所。”
修复生态,让长江重新充满盎然生机。这是今年3月11日上午,武汉新洲区的一位环保志愿者拍到的一段江豚母子戏水视频。不只是武汉,上游的宜昌同样传来了喜讯,随着长江水质持续向好,宜昌江段常年都可以观测到野生江豚的身影。生物完整性和多样性是判断长江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为此,长江的守护者们一直在努力。5月21号,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正式揭牌,522尾中华鲟幼苗被分批放流长江。
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钱正义:“旗舰物种的保护是最有力的抓手,通过旗舰物种的多少可以反映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好坏。”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长江、汉江、清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二类,长江生态环境已发生转折性变化。保护再升级,今年起,“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打响,重点关注沿江化工企业的绿色转型、长江排污口的溯源整治等进一步整改工作;与此同时,一大批围绕水生态的立法工作展开,《湖北省清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湖北省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等相继出台。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流域处副处长刘畅:“通过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行动,实现从全面出击向重点突破、应急治理向常态化洽理、治标向标本兼治三个转变,持续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
绿意盈盈,碧水清清,可以期待,就在不远的将来,更加壮美的楚天长江图将会出现在世人的面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在荆楚大地变为现实。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向昊 张龙 胡禹 宜昌台 朱颢莹 黄冬生 松滋台 责任编辑 李小涵)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