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疫情多点散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原材料和运输成本上涨,不少企业正咬着牙,扛过一轮又一轮的冲击。精准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湖北有哪些有效举措?今天,我们来看一家纸箱企业的“出舱”故事。
今年,是万辛辞掉上海投行的工作,回到宜昌接手公司的第4年。凭借自己的努力,公司累积了不少像恒安、农夫山泉、蒙牛、安琪这样的大客户,势头大好。但由于疫情,上游原纸供应商产能降低,原纸价格从过去的2500元一吨上涨到4000元一吨。仅此一项,公司就要增加1000万元的成本。
湖北太升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辛:“5层板材料成本增加3毛多每平方,3层板材料成本增加了2毛多每平方,我们平时送一车货按42个立方算的话,可能增加成本2000~3000块钱左右。”
只是赚得少,还不至于让公司陷入困境。可偏偏在去年公司花2000多万上马了一条全自动化的纸箱生产线。钱刚投下去,还没有发挥出效果,就遇到了成本上涨,这打乱了公司原有的节奏,企业流动资金较为困难。
湖北太升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辛:“晚上3点还在思考企业发展的问题,很难入睡。早上6点就要起来,跟客户打电话,沟通交期、回款等问题。然后每天到公司就组织召开成本会议,看能否在有些成本上做一个精简,我这个企业从2009年开始就成立,至今有一二十年的时间,它不能在我手上就做不下去了,公司有130多名员工,我需要去支撑。”
一旦无法及时购进原材料,订单可能出现风险。不久前,企业向宜昌市金融局申请,入住“企业金融服务方舱”。入舱后,金融局协助发改、经信、银行等部门来到公司多方会诊。
宜昌市地方金融工作局金融服务科科长刘明兴:“借鉴方舱医院的这种理念,对于入仓的企业安排了一家主办银行,主办银行主要是承担我们医生的角色,治疗药方主要是我们的金融服务方案,另外还有我们一些政府部门的帮扶措施,通过这种集中式的、点菜式的这种帮扶,帮助我们的企业快速恢复正常。”
作为湖北2020年创造性搭建的政银企纾困服务平台,“企业金融服务方舱”可以让政银企联合帮助企业纾困中实现“零时差”。在召开了多场协调会后,当地开出药方:发改委负责保障企业原材料运输畅通;针对去年底投入2000多万用于技改,经信部门提前拨付100万元的技改奖励资金;邮储银行作为主办银行,提供了360万的纯信用贷款,并对原有贷款采取延期还本付息、对新贷款实行利息减免优惠。
邮储银行宜昌市分行副行长王怀兵:“我们也为疫情影响,困难的这些企业主动的减费让利,降低了他们的贷款利率,我们利率今年下降的幅度大约是10%,比如说一个500万的贷款的企业的话,那么,对这样的企业一年它可以降低2.5万的财务成本。”
多方帮扶,让太升公司生产线转动不停,确保订单按时交付。本月初,太升公司成功“出舱”。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祝如月 谭思为 通讯员 陈卉 责任编辑 晓文)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