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8942.6万剂次

今晚8点见!期待中国式浪漫再次惊艳世界!

武汉多个区发布通告:核酸检测免费

18金20银23铜!中国代表团位列北京冬残奥会金牌榜奖牌榜双榜首

卫星调查:乌克兰的美国生物实验室

武汉园博园:垃圾场变城市“绿肺”

长江云APP   ©原创 2022-03-13 21:50  
在武汉
有一批涅槃重生的公园
曾经
他们是垃圾填埋场、工业废渣堆……
如今
原来的废墟堆场纷纷开出了生态之花
变身为树木成荫、绿水青山的幸福乐园

融媒体系列报道
《寻访涅槃重生的公园》
今天推出第二篇

《武汉园博园:垃圾场变城市“绿肺”》


昨天上午9点,阳光明媚,武汉园博园东门内的自行车、电动车租赁点,记者看到,不少游客正在扫码付款。进入园内,山水相依,绿意盎然;园林竞秀,移步换景。


家住武汉常青公园的黄娜说,只要周末天气好,她就会带着儿子来这里骑车、观光,感受城市中的绿色生活:




园博园里面很大,可以供我们活动的空间很多,空气也特别好,毕竟有很多树嘛。小孩子周一到周五都在学校里,周末运动一下对身体好。 


图片


2015年,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湖北武汉开幕,武汉园博园正式向游客开放。这座总面积为213公顷、由117个精品园林组成的园博园,九年前还是一座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对于如此巨大的变化,黄娜觉得很神奇:




我觉得很神奇,因为毕竟原来的垃圾填埋场在大家印象里是一个环境不太好的地方。但现在你看看,这周边的环境都挺好的,变化可以说是非常大。 


武汉园博园工程部工程师周邵宜介绍,园博园北部园区曾是亚洲单体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改造的技术难度和工程量较大。面积40.86公顷、502.46m³的垃圾堆体量,自然降解至少需要30年。当时,他们选择了全球最先进的“好氧修复+封场治理”的综合处理技术:




当时那个垃圾填埋场的面积很大,堆积有各种不同的垃圾,处理起来也有不同的情况。有些情况好一点,有些情况稍差,这就需要使用不同的工艺来处理。我们主要是利用好氧生物反应器这个修复技术,通过氧气的注入,加速它的降解,达到环境保护的标准。


而封场治理,则是用好氧技术处理垃圾之后,再给垃圾堆套上4层“生态外衣”,像包饺子般层层包裹,将地下垃圾完全封闭起来。


图片

武汉园博园工程部工程师 周邵宜

北区的治理完成,曾是污水明渠和棚户区的南区又该如何实现生态园林造景?周邵宜站在园区里的绿道上,指着湖水告诉记者,这里曾是垃圾场南边的鱼塘沼泽,挖塘后给它取名为“楚水”。他们采用了“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措施,不需要一滴自来水,收集的雨水就可以自给自足,每年能节省水费150万元:




楚水的净化工艺,是把收集起来的雨水,通过STCC的工艺池,和抽水上山的水泵,形成一个可循环的雨水利用系统。这样一来,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同时,水的净化也达到了提升。


武汉园博园如同海绵,下雨时饱吸雨水,干旱时吐水浇灌花木。园内雨水回收系统可留蓄近七成雨水。“海绵园博”也成为海绵城市的一个建设范本。


图片


垃圾如何变风景?
漫步园中,游客随处可见“变废为宝”的景致。搅拌机里剩余的混凝土,变成了“假山石”;上色的旧轮胎,成了小花钵;混凝土桩头,变成了休息凳;旧钢筋也变成了形态多样的艺术品。


图片


在浙江台州园,武汉园博园工作人员徐志刚说,记者脚下踩的木地板,就是用废旧渔船拼接而成的:




这个木板是台州当地的废旧渔船肢解了以后的废旧木板,把这些木板铺在地上,成为了供游客休息的一个地方。这就展现了废物利用的一个精神,因为当年整个园博会倡导的理念就是绿色生活,所以当然要把绿色的宗旨要贯穿到每个方面去。


图片

武汉园博园工作人员 徐志刚

生活垃圾场被视为“城市伤疤”,武汉园博园实现了它的华丽转身,成了武汉的城市“绿肺”。     


再造城市废弃地区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今,绿色生态的武汉园博园,已经成为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回归的范本。


图片


楚天交通广播全媒体记者:肖肖、谢晗盟

责编:谢晗盟

编审:杨均

相关阅读

进入长江云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评论
打开长江云APP看更多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
http://img.cjyun.org/a/10008/202203/419a44ae32fb3498d87db48641ead46f.jpeg